史丹佛大學的快樂心理課:把「嚴以律己、精益求精」當自我鞭策,只會更快逼死自己

2018-03-28 06:20

? 人氣

我的朋友蘿拉是天之嬌女,似乎集眾人稱羨的所有優點於一身:她有一頭金髮、熱愛運動、魅力四射,而且聰明絕頂;當年在耶魯大學就讀時,是少數成績不是A+、就是A的學生之一。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儘管蘿拉在學校裡出類拔萃,成就非凡,但在經歷兩年的大學生涯後,她卻決定退學了,因為她完全看不到自身的優點與價值何在。

蘿拉一直自認是最優秀的學生,對於所有的一切,她也都全力以赴,力求完美,但也極害怕失敗,所以她只選修自知一定會拿到好成績的科目。

當她表現不佳或是得很努力才能獲得高分時(當然,這在大學是非常常見的情況),她就會嚴苛地自我要求再用功。在精益求精、近乎苛求的鞭策之下,雖然蘿拉拿到完美的分數,卻也陷入難以自拔的痛苦深淵中。

「我記得那時的自己極度不快樂,也不停地自我批判。」蘿拉告訴我。最後她飽受憂鬱和焦慮所苦,嚴重到無法繼續完成學業的程度。

(示意圖非本人/PAKUTASO)
嚴苛地自我要求,最後換來飽受憂鬱和焦慮所苦。(示意圖非本人/PAKUTASO

面對生命的難關和專業的挑戰時,「奮力向上」與「意志消沉」的人差別在哪裡?答案是:

他們對自己所抱持的信念,以及他們對待自己的方式

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我們多半都對自己都不夠寬容。我們往往是自己最嚴厲的批評者,我們成長的過程也強調批判重於讚美。有些人甚至以他們有多「堅忍不拔」和「不屈不撓」為傲,把「嚴以律己」這件事當成榮譽徽章似地戴著。(延伸閱讀:心理學家揭「嚴於律己」背後的傲慢心態!

但最近的科學研究證明了這些觀念根本就是錯誤的迷思

當你過度自我批判時,就會破壞自身的幸福感和成功機率

德州大學人類發展副教授克莉絲汀.聶夫(Kristin Neff)曾指出,自我批判會導致焦慮和憂慮,它可能阻止你在失敗後重新嘗試,因為你害怕將再度失敗。

我們當然要認清自身的強項與弱點,明白自己的專長與不擅長之處;但你如何面對它們,包括你看待自己的方式(例如:你能否接受自己能力有限?),以及你對失敗的反應(例如:你是不是最會批判自己的人,還是你能夠像對待朋友那樣善待自己?),都可能決定你的成敗。

別再著眼於自身的缺點了,你該想的是自己有哪些特點。對自己慈悲,放下自我批判,將會幫助你在面對失敗時更具韌性,從錯誤中學習成長,並且發現化危機為轉機的契機。結果,你會懂得感恩,發現許多快樂,而且你的成功機率也將大幅提高。

作者簡介|艾瑪‧賽佩拉(Emma Seppälä, PH.D.)

美國耶魯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系畢業,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博士。現任史丹佛大學「慈悲與利他主義研究教育中心科學部主任」,教授「快樂心理學」,為該研究領域的先驅。

創設高人氣的新聞網站「實現日報」(Fulfillment Daily),並長期為哈佛商業評論、今日心理學與赫芬頓郵報等媒體撰文。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出版《你快樂,所以你成功:史丹佛大學最重要的快樂心理課,打破6大慣性成功迷思,化快樂為生產力
責任編輯/蔡昀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