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父母悄悄向我吐露他們最大的恐懼:「我們的原生家庭亂七八糟,我們搞不好會複製自己的遭遇。」後天習得的模式不是單純的問題,他們的恐懼其來有自。和多數人一樣,我的原生家庭也是一言難盡。和多數人一樣,成為父親之後,我也曾複製童年時期大人犯過的錯。處理這種挑戰的方法之一,是父母雙方都問一問自己,你們各自從童年經驗裡帶來什麼有用的東西?以此為依據,各自負責家裡的特定領域。這項挑戰邀請你反思自己的童年(包括失望、錯過的機會與憤怒),藉由分析來幫助你了解童年經驗有什麼值得注意的地方,你一定會有所發現:父親或母親的犧牲?個人實例?謙卑?無條件支持?日常行為?注重服裝、衛生與美學?讀書習慣?健康習慣?就算是自私或缺乏安全感的父母身上,肯定也有值得欣賞的特質。
童年經驗能成為育兒的幫助
你從童年經驗裡吸收與內化了哪些東西對現在的育兒有幫助?家庭生活的這些部分就由你負責。在父母雙方都覺得自己只看過糟糕示範的部分,先停下來想一想。你們可以尋求特定的諮商建議,而不是一般性的、籠統的育兒教養建議。把這種求助行為當成育兒教養的繼續教育,因為你們的童年經驗在這些方面並未提供有用的做法,導致你們缺乏安全感。這會是更積極的學習過程,而非完全仰賴外人提供唯一的正確答案。大體而言,努力了解自己肯定有用,要找到合適的人提供有價值的、啟發人心的建議得碰運氣。這樣的人很多,只是你不一定很快就能找到他們。
在我小時候居住的社區,到了十二年級還沒看過心理醫生的人都會被認為是怪咖。我每次想起第一次看心理醫生的情況,都覺得很好笑。心理醫生丟出一大堆人名:「你和哈吉(Hagit)同班嗎?黛娜(Dana)也是你同學?」這位心理醫生把職業道德拋諸腦後,直接透露這些同學也是他的病患。療程結束時,他說我的問題是「存在空虛」。他當然沒有時間診治我,因為他的看診時段(被我所有的朋友)約滿了。我必須哀求他為我看診,治療我的存在空虛。直到今天我依然記得自己走在回家的路上,腦中迴盪著他對我說的話。我小時候住的雖然是高級社區,但是主街的街尾有一個江湖郎中。大家面臨的童年風險都不一樣。
了解自己不一定要靠治療。我們應該把這件事定義為培養技能、讓自己變成一個成熟的、不斷演化的人類,這樣的定義才正確。不需要協助或支援的人少之又少。就這一點而言,育兒其實非常有趣——為了養兒育女,我們從未處理過的內在層面一一揭露出來,而且是不得不處理。原本模糊的行為範疇、尚未形成的觀點、隱藏起來的弱點、試圖壓抑的恐懼,全都因為育兒而面臨挑戰。這就是育兒的美妙之處:我們被迫面對自己的本質、自己成為怎樣的大人,以及我們沒有成為的那個夢想中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