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溫暖和煦的午後,母親陪著孩子翻看繪本,故事主角們是海洋生物,擬人化的情節,讓海龜成為探險員,怎料,湛藍的大海,卻有著深埋的哀愁,因為,書中畫著環繞在海龜身邊的透明物體,不是水母,而是塑膠,人為垃圾已經占據海洋。
「海龜可以吃垃圾嗎?」「不行喔!」面對孩子的提問,母親溫柔解釋,希望下一代更懂事,學得更多,有更好的將來,其實,要能保有永續、美好未來,第一步就是讓海洋教育向下扎根,從生活中,開始守護蔚藍海洋。
海龜救傷實錄 反映海岸遭受嚴重汙染的現況
海洋,被視為萬物之母,儘管世界存在著污染與傷害,她未曾有怨,仍然供應豐富無限,宛如為父、為母的人類,一心想給孩子更好的未來。但,你知道嗎?如母親般溫柔的海洋,不是天生為母則強,只是必須勇敢,她也需要我們的行動與付出。
「我遇過很多沒辦法救活的海龜,死亡的原因是肚子裡全部都是人造物,沒有海藻、水母,沒有任何牠應該吃的…」致力環境友善、海洋守護的陳人平,是海湧工作室的執行長,有多年海龜救傷行動經驗的他表示,許多海龜是餓死的,因為身體塞滿了塑膠、保麗龍等垃圾,即便肚子再餓,也無法進食。這番敘述,可能有些人,會想到自己每隔一陣子,就會在網路上看到的那支影片-海龜鼻孔塞滿了塑膠袋與吸管。但,又有多少人,看完影片,真正在日常生活中,落實減塑?真正不再拿取吸管、一次性塑膠袋?
近年來,越來越多公司、團體展開海洋環保行動,陳人平和許多單位合作,時常受邀至企業內部,進行教育訓練講座,他認為,環境議題需要長時間持續的關注,而「淨灘」相對來說,是比較沒有門檻,能讓民眾很簡單、很直覺的了解眼前的海洋汙染危機。
堅持12年守護海洋 「這家公司」讓員工觀念改變
台灣每年有無數場的淨灘活動,其中有一家保險公司-南山人壽,連續12年不間斷的推動「守護海洋行動」,從初期築籬固砂、海岸造林、淨灘撿拾垃圾,近年擴大關注海洋廢棄物問題,與各地的社區或學校合作,在全台從北到南以及3個離島,製作了16面海廢再生藝術牆,運用志工們淨灘撿拾到的海洋廢棄物當作素材,與當地社區或學校共同創作,讓更多人了解環境保育的重要,孩子也從小學習如何愛惜地球,守護海洋,讓無條件孕育生命,無限包容人類的海洋之母,有機會喘息、修復。
「其實,海洋就很像爸爸媽媽,包容人類做的一切,很像自己孩子一樣」一大早起床,清晨六點多出發到翡翠灣淨灘的南山人壽員工直言,參加公司淨灘活動好幾年,每年都會報名,自己跟孩子出門都帶保溫杯,已經養成習慣,更要做好垃圾分類;還有員工表示,撿到許多寶特瓶、塑料碎片等人為垃圾,彷彿看見大海的傷痕,觀念改變,現在已經幾乎不再使用塑膠吸管。
海湧工作室合作執行長陳人平表示,南山人壽很有號召力,每次出動都一大群人,加上可能因為從事保險行業,大部分同仁或業務員的個性比較熱血,大型的海廢如魚網等,一下子就能合力清除,是他協辦的場次中,比較特別的畫面,讓他非常感動。
淨灘如同淨心 從「心」落實日常減塑
陳人平分享,「要給自己的孩子留下什麼樣的海洋?」這個大哉問是他開始投入海洋教育的濫觴,唯有將眼光放得長遠,我們才會虛心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帶給海洋,以及整顆地球什麼樣的影響,又該如何開始改變?
親自參加淨灘活動的南山人壽董事長尹崇堯則表示,淨灘不只是一日的環保活動,重要的不只是把沙灘上的海洋垃圾清除,更需要「淨心」,因為海洋廢棄物大多都是人們所使用的,因此,更應該從「心」落實日常減塑,並將這樣的觀念傳遞給他人、傳承給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