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詞人晏殊的「似曾相識燕歸來」傳誦千古,燕子的出現一直被當做春天到來的象徵。位於日本千葉縣的「山階鳥類研究所」日前發表論文指出稱,該所研究人員發現,20世紀中期以後,從東南亞來到日本的燕子出現最多的時期,每10年就要加快約4.5天,這顯示鳥類活動受到了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的影響。
燕子每年3、4月份飛到日本,經過兩次左右繁殖,秋季飛回東南亞,在夏季左右,能夠看到最多的個體。
山階鳥類研究所研究員出口智廣率領的研究團隊調查了過去環境省的鳥類環志(鳥類繫放)調查數據等,發現捕獲到燕子成鳥的高峰期在1960年代平均是7月21日,1990年代平均是7月15日,進入21世紀後的頭10年則是7月8日,每年都約提前0.45天。
研究團隊還發現,氣象廳負責的物候學調查也顯示,首次有燕子出現的日期(初見日)也是每10年就要提前0.3天,研究人員推測燕子飛來到繁殖的一連串時期都提前了。
此外,研究團隊還發現,鳥類環志調查顯示,對於同樣從東南亞飛到日本的大葦鶯和紫背椋鳥,捕獲的高峰期在1960年代分別是7月2日和5月20日,但是進入21世紀的頭10年就分別提前到6月3日和5月6日。這兩種鳥也都是在氣溫越高的年份,個體數出現的高峰期越提前。
研究團隊指出,由於此前歐美的調查也發現了同樣的趨勢,這顯示由於氣候暖化的影響,全球鳥類為繁殖而遷徙的時期正在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