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蘿蔔料理相當多種,不管是過年必吃蘿蔔糕,還是蘿蔔絲餅、蘿蔔湯、關東煮,都是大家的最愛,而且白蘿蔔不僅熱量低,營養也很豐富,含有鉀、鈉、鈣、葉酸及維生素C等等。消基會表示,在中醫學上,蘿蔔性味辛甘,可以清熱解毒、助消化、血液循環及止咳化痰,但你知道蘿蔔怎麼煮才好吃嗎?消基會列出處理蘿蔔的3步驟,只要跟著做,就能降低蘿蔔的苦味,煮出清甜美味的蘿蔔料理。
白蘿蔔功效營養與食譜
消基會在官網表示,屬於十字花科的蘿蔔又稱「菜頭」,由於喜好涼冷,每年11月至隔年3月間為國產蘿蔔的主要盛產期。目前國產白蘿蔔的品種相當多,常見有外型渾圓似長球的「梅花」、像酒瓶的「矸仔」、像木樁的「杙仔」及外型嬌小的白玉蘿蔔等。
由於白蘿蔔味道溫和,不僅可以煮湯、生食、涼拌,還可以曝曬成蘿蔔乾,以延長保存期限。盛產時的蘿蔔經煮湯後,味道鮮甜且口感軟脆,生吃則爽脆如梨。
在中醫學上,蘿蔔性味辛甘,可以清熱解毒、助消化、血液循環及止咳化痰。參考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每百公克蘿蔔熱量僅有16大卡、碳水化合物含量也低(3.9公克),也含有豐富的鉀(125毫克)、鈉(46毫克)、鈣(24毫克)、葉酸(16.2微克)及維生素C(13.9毫克),還含有豐富的芥子油苷及糖化酵素等。芥子油苷可以促進食慾,增加腸胃蠕動,減少息肉的產生;糖化酵素可以幫助分解食物澱粉,讓人體吸收並增加飽足感,對糖尿病病人及便祕者頗有幫助。
好的蘿蔔如何挑選?
消基會指出,白蘿蔔味道溫和、營養也豐富,無論和任何食材烹煮都不搶味,參考農業部的建議,挑選時要選蘿蔔表皮光滑細緻、結實且有重量感,用手按愈硬愈好,輕彈時聲音清脆,此外蘿蔔尾端最好圓潤膨脹些,表示已完全成熟,更清甜美味。若挑選時看到蘿蔔有裂痕,表示蘿蔔的含水量充足也夠成熟,並不會影響口感,但若買到空心蘿蔔(外表皮呈現粗糙、龜裂並出現堅硬褐色粗皮的木栓化細胞),表示蘿蔔已經過老了,營養素也流失,較不建議食用。
如何處理白蘿蔔?消基會列出4方法
1、消費者購買回家後,如果沒有要立即烹煮,最好先將土壤拍除掉,並將頭部最前端部分切掉,可以避免殘留莖攝取蘿蔔的養分,而降低原本的風味,也可以放於涼爽通風的位置,幫助農藥的降解。
2、烹煮前,先浸泡10~15分鐘,再於流動的清水下用軟刷刷洗,將表皮確實刷洗乾淨。
3、料理前,在削皮時,建議也可以削深一些,因為蘿蔔的外皮圈通常是苦味的來源,若把蘿蔔切開來看,就會發現蘿蔔有外圈跟內圈之分,只需把外圈去除就可降低蘿蔔的苦味。
4、若無法一次全部料理完,將削完皮的蘿蔔切段後放入密封袋,排除空氣後冷藏,因為去皮可以延緩蘿蔔的老化。切記不可冷凍,不然口感會變黏而不好吃。
參考資料:消基會
責任編輯/李艾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