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政府的新政策(始於2009年1月)開始對東南亞造成衝擊。歐巴馬政府的目光主要擺在中國。美國國務卿柯林頓在2008年12月告訴坎貝爾(2009到2013年間擔任國務院東亞與太平洋事務助理國務卿),「中國很重要,毫無疑問。但我們如果想成功,就得更有效地與其他國家一起工作。我們必須在一個更大的架構上打造我們的中國政策。」東南亞/東協就在這裡切入美國的戰略。如本書第四章所述,柯林頓在2009年7月簽署「友好合作條約」之後說「美國回來了」,明白表示華府打算挑戰中國在東南亞不斷升高的影響力。東南亞國家雖說高興聽到美國這麼說,但也擔心由於中東與阿富汗動亂,加上經濟不景氣的影響,美國可能「心有餘而力不足」。本章前文也談到華府在2010年重新重視南海議題。
2011年最後一季對美國與東南亞的關係很重要。2011年11月的《外交政策季刊》(Foreign Policy)刊出國務卿柯林頓2011年10月11日發表的一篇題為〈美國的太平洋世紀〉(America’s Pacific Century)的文章。柯林頓透過這篇文章宣示,美國外交政策將從伊拉克與阿富汗轉向她所謂「全球政治關鍵推手」的亞洲—太平洋地區。如今已經眾所周知的戰略「轉向」一詞就在這篇文章中首次出現,還引起一場柯林頓選用這個詞是否恰當的辯論。然而,無論柯林頓使用「轉向」,又或者是「再平衡」(rebalancing),哪個選擇更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表達了一個訊息:她承認,自冷戰結束以來,美國的亞洲政策一直在「隨波逐流」(adrift)。
柯林頓表示,「隨著伊拉克戰爭漸近尾聲,美國開始從阿富汗撤軍,美國站在一個轉軸點上……未來的政治會取決於亞洲,不會取決於阿富汗與伊拉克,美國會置身於行動中心。」雖然她也承認「這樣的轉向不容易」,但美國已經「在過去兩年半為它鋪好了路,我們承諾要透過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外交努力完成它」。在這篇「轉向」文章發表後不久,美國與俄國終於在2011年11月成為東亞峰會會員國(當東亞峰會於2005年成立時,美國曾對這個組織抱持懷疑)。美國「國家亞洲研究所」(National Asia Research)研究員與東南亞問題專家安.瑪麗.摩菲(Ann Marie Murphy)解釋說,加入東亞峰會的決定,「為的是遂行一項更廣的戰略,目的在於將美國外交政策重心移出中東,轉向不斷變化的亞洲─太平洋地區。美國要協助打造一個區域架構,透過這個架構因應日後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