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統計花蓮地震災情,截至4日下午1時10分止,全國總計有2498件災情,共釀9死、1058傷、646受困、42失聯,原先和平礦場64人已脫困,並於中午抵達平地。這場芮氏規模7.2的強震,是921後25年來的最大地震。對此,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馬國鳳表示,未來有可能發生規模8強震,「大家要有心理準備。」不過,他也說,以台灣經驗來看,3日應是主震。至於台灣未來有可能發生規模9以上的地震?交通部中央氣象署(下稱氣象署)則解釋,斷層破裂的長度與地震的規模呈正比,但由於台灣的斷層長度並不長,就算發生大地震,要達芮氏規模9以上的機率不大。
花蓮強震災情頻傳,根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全國災情達2498件,累計造成9死、1058傷、646受困和42人失聯。其中,重災區花蓮縣的部分,目前為9死、193傷、646受困和42人失聯。另統計全國疏散撤離共961人,收容安置為31處、619人。
地科所研究員:未來有可能發生規模8強震
昨日花蓮強震後,中研院地科所特聘研究員馬國鳳表示,雖無法作地震預測,但學者有做地震潛勢,即據台灣造山運動,在30年、50年、100年,分別會大概累積多少能量,與如何釋放能量。此次花蓮強震是台灣造山運動造成板塊運動的能量釋放,與琉球海溝有關,平均每60年至100年就會發生一次規模7以上地震,發生規模7地震是在預期中。不過,未來有可能發生規模8的強震,「大家須有心理準備」,但要多久之後才發生,「現在很難說」。
而據歷史文獻紀載,1920年花蓮外海曾發生規模8.0強震。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榮譽教授陳文山、中央大學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員李錫堤皆曾示警,東部外海可能出現規模8.0的海溝型地震,並被許多專家列為台灣最需要注意的四大地震帶之一。
台灣未來有可能發生「規模9以上」地震?
氣象署指出,人類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地震是發生於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大地震,芮氏規模達9.5,當時還伴隨海嘯、火山活動與洪水的發生。當斷層破裂的長度越長,表示地震的規模越大,地表振動的強度也越強。而地表振動的強度,會隨斷層距離之加大而減弱;通常在斷層附近,其地表振動最為激烈。意即斷層破裂的長度與地震的規模呈正比,但由於台灣的斷層長度並不長,就算發生大地震,要達芮氏規模9以上的機率不大。
2012年,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的資料統計,台灣島的活斷層總計有33條。最重要、也是最長的活動斷層,就是位在花蓮、台東地區的花東縱谷斷層,也是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的分界線,長度約120公里。西半部目前最長的斷層則是車籠埔斷層,全長近100公里。
事實上,中國工程師學會也曾說明此議題,「地震規模的大小和斷層活動的長短有絕對關係,斷層長的地區,就可能發生大地震;斷層短的地區,地震規模就有限。」以311東日本大震災而言,其斷層長達500公里,所以發生了矩震級規模9的大地震。
資料來源:《台灣有可能發生規模9的地震嗎?》、《中國工程師學會》
責任編輯/梁溶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