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拖延症」怎麼辦?
我有重度的拖延習慣,但我並沒刻意解決它。這是為什麼呢?舉幾個例子。
案例一:我開設的課程從週一到週五,每天都需要更新一節。在應該更新的日子,我從未拖延,因為這是我對學員的承諾,哪怕斷更一次,我的品牌形象在學員心裡都會大打折扣。購買課程的人都是我最在意的死忠用戶,因此我定不能辜負他們。
案例二:我們每個月會投放一些廣告,引流做寫作公開課直播,並在直播間裡賣寫作訓練營的課程。每次直播都是晚上八點準時開始,我絕對不會出現在晚上八點五分還沒進直播間的情況。因為廣告投入是真金白銀,單次投放費用甚至超過十萬人民幣,為了回本,我必須要在直播間賣出一定數量的訓練營課程。在這種情況下,我敢拖延嗎?
案例三:我在一週前想到一個很好的文章選題,計畫上週末寫完,結果拖到現在還沒開始寫。因為即使拖到了現在,甚至拖到最後不了了之,對我也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我既沒有對學員做出承諾,也沒人付錢督促我寫,因此在這件事上拖延,我不會有什麼損失。
案例四:我幾乎每個月都會選擇幾本值得看的好書,並計畫無論如何都得看完。但遺憾的是,我幾乎每個月都完成不了計畫,總是一拖再拖,到月底能讀完的書不到計畫的一半。因為無法完成讀書計畫既不會讓我的公司倒閉,也不會讓我身敗名裂,對我的公司的發展和個人名譽都不會造成消極影響。
面對真正不允許拖延的事情,我一定會按時完成。因為在這些事情上的拖延,意味著損失,而人是極度厭惡損失的。這很符合人性。所以,凡是允許拖延的事情,可以允許自己拖延,因為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當然要先完成絕對不允許拖延的事。
因此,面對「拖延症」我的心態很好,也覺得無須刻意解決它。
拖延不等於效率低
拖延等於效率低嗎?答案是不等於。拖延指的是把事情拖到後面做,拖到不得不做的時候做,而且往往跟一件事的起止時間有關;效率指的是單位時間內完成事情的數量,或者做事的速度。我的拖延反而讓我的做事效率很高。因此,在我看來,善用拖延,是一種高效安排時間的手段。
假設你手頭上有兩項任務需要完成,A任務需要在兩天後提交,B任務需要在三天後提交,你怎麼安排時間最好呢?很多人會想,那肯定是先做A再做B。這其實不對。一個合理的辦法是,先預估自己完成各項任務需要的時間,然後從每項任務的截止日期倒推出必須開始的時間。這樣你就能知道自己最晚開始每項任務的時間點。
再比如,今天是週一,你的任務是在週五晚上10點22分前寫完一篇文章。如果你從週一開始寫,很可能拖拖拉拉直到週五晚上10點22分才寫完。這就是典型的「終點不拖延,過程很拖延」 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