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新錢漫灌的領域往往很新,時間新、知識新,又暗藏「硬改變」的技術或邏輯。例如區塊鏈,就是「硬改變」的技術;而把使用者從文字分流到直播和影片,是「硬改變」的邏輯。這些領域往往也沒什麼前輩可以確定碾壓新人的優勢,一切都是未知數,這樣的領域,就是想快速上行的年輕人的首選。
選對老闆
經常有人在社群媒體上問我這樣的問題,說收到了幾家錄取通知,或者本人現在正處於事業轉型期,糾結該選哪家公司,選哪個老闆。其實在我看來,選擇的標準非常簡單。不是哪家公司更大,也不是哪家公司業務的想像力更大,更不是外界口碑更好,而是哪個老闆賺錢更容易。
公司大,很可能是個空殼;業務有想像力,兌現是個大問題;外界口碑好,對員工不一定友善。這些都不能作為主要的篩選標準,真正的標準是老闆賺錢的難易程度:老闆賺錢愈不容易,外面的競爭壓力愈大,那麼公司氛圍肯定更壓抑,工作壓力也更大。老闆的生存壓力過大,就會極其慎重地對待自己付出的每一分工資,對員工的回報價值期待也會超乎尋常。
我自己有過這樣的體會。當我的公司處於逆風期時,我會絞盡腦汁,想盡一切辦法試圖扭轉局面,我當然希望每一名員工都能像我一樣對待工作,因此我會以自己每天做多少事為標準去衡量員工,於是他們自然就顯得不夠努力了。我希望大家主動自發地多做一點,也許多做一點點就能撐過這個階段,公司業務就能有好的轉機;但當我的公司處於順風期時,帳戶裡躺著充裕的現金數字,還有源源不斷的現金流進帳,我不禁會想,這些數字裡都凝結著他們的辛勞,自然只看到他們做了多少事,而不會想著可以再多做點事。
因此,老闆的精神壓力和現金流狀況非常重要。這並不是說,這家公司看起來營收很高就一定好,營收很高,老闆不一定賺錢。只有真正到老闆手裡的錢夠多,而且公司業務有其自身優勢,賺錢才會輕鬆容易。例如,一家公司在某個小分類領域幾乎壟斷所有大客戶,那麼至少有好的公司氛圍。
除了氛圍,機會也同樣重要。如果老闆賺錢都那麼不容易,你還想在裡面找到什麼機會呢?你是一個普通人,需要更多機會來覆蓋你,而不是去當救世主。就算未來你想在這裡找機會創業,賺錢更容易的公司和老闆,也更適合你研究、摸索、仿效,在一個拚了命也只夠生存的老闆身邊,除了經常挨罵,往往一無所獲。
當整個團隊能用更少的精力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獲得更高的回報時,你能成為其中一環,身價也會水漲船高。畢竟整體所創造的價值大,每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其
價值認定也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