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一路上偶爾還是會踢到鐵板,譬如1985年曇花一現的「新可樂」(New Coke)。消費者拒絕接受新產品,顯示出可口可樂核心品牌的強大力量。另一次的失算,是1982年購併、卻因摸不透好萊塢的運作方式,1987年最後脫手的哥倫比亞電影公司(Columbia Pictures)。不過,這次的多角化嘗試,證明了可口可樂公司文化的持久性——而且還讓公司大賺一筆。可口可樂用7億5000萬美元買下哥倫比亞,用34億售出。
巴菲特十分讚賞古茲維塔的戰績,1988到1989年間,波克夏買下大量今日依舊持有的可口可樂股份,巴菲特進入可口可樂董事會(後來一直擔任董事至2006年)。然而,古茲維塔卸下16年的掌舵任務後,可口可樂的執行長來來去去,13年間就換了4任。雖然可口可樂偶有失誤,然而最嚴重的問題,是發生在可口可樂的品牌或企業文化受到傷害的時候。1997到2000年間擔任執行長的道格拉斯.伊威斯特(Douglas Ivester)把可口可樂的流線瓶,換成消費者不熟悉的大瓶子,讓可口可樂珍貴的標識受損。另外,2000到2004年間的執行長道格拉斯.達夫特(Douglas N. Daft)大量解雇員工,嚴重打擊公司重視員工、終身聘雇的文化。
不過,如同賈格的寶僑故事告訴我們,改變強大的企業文化,並非易事,幸好可口可樂後來的執行長立刻讓公司重返正軌。原本已經退休的聶維爾.伊斯岱爾(E. Neville Isdell)把船駛回正確的方向,2009年接掌公司的穆塔.肯特(Muhtar A. Kent)也恢復可口可樂分權式的架構,以及古茲維塔喜歡的專業風格。此外,此任執行長了解全球市場的重要性,特別是成長力道強勁的東南亞。執行長肯特尤其強調可口可樂最重要的傳統:可口可樂擁有數百位下游瓶裝廠商,既放眼全球,也看重地方。
可口可樂讓波克夏做了一筆好投資——2014年的價值是當初波克夏買下股票時的12倍。此外,巴菲特的兒子霍華從2010年起擔任可口可樂的董事。可口可樂前程似錦,巴菲特父子也很看好這間公司。巴菲特與尚未過世前的蒙格經常免費幫可口可樂打廣告,每年開股東大會時,都在台上喝可樂。不過,抱持懷疑態度的人士認為,現在的人重視健康,不喜歡碳酸飲料,可口可樂未來的表現仍有待觀察。
作者介紹|勞倫斯.康寧漢Lawrence A. Cunningham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法學院教授,在價值投資和企業治理都頗具影響力的思想領袖。
自1996年起編纂並出版《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The Essays of Warren Buffett: Lessons for Corporate America),著有20多本知名著作,包括《親愛的股東:巴菲特、貝佐斯與20位高績效執行長的經營智慧》(Dear Shareholder:The best executive letters from Warren Buffett, Prem Watsa and other great CEOs)、《信任邊際:巴菲特經營波克夏的獲利模式》(Margin of Trust: The Berkshire Business Model)等。本書《巴菲特選好公司的9大原則》與《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特別獲得巴菲特允許,在波克夏股東大會現場販賣。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業週刊《巴菲特選好公司的9大原則:看股神親手為波克夏打造企業護城河》
責任編輯/蔡伊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