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些研究探討情緒是否會讓人容易受騙。心理學家高登.潘尼庫(Gordon Pennycook)等人曾進行很多研究,看受試者對無意義的廢話或看似意義深遠的廢話有何反應。他們從心靈大師的語錄隨機抽選一些名詞和動詞來組合成文法正確的句子,例如:「完整性平息了無窮的現象」或「隱藏的意義轉化了無與倫比的抽象美」。如果受試者傾向贊同這種語句,就具有所謂「廢話感受性」的特質。(自從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家哈利.法蘭克福〔Harry Frankfurt〕出版《論廢話》〔On Bullshit這本有洞見的著作以來,廢話一詞已成為專門術語。作者在書中區分廢話、說謊等虛偽陳述。)
當然,有些人比較容易接受廢話。他們會被一些「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的話打動,以為這樣的陳述是正確、有意義的,但其實這些不過是空洞的廢話。」然而,這種容易受騙的特質並非永遠不變。如果你讓一個人心情好,他就會比較容易相信廢話、容易上當;他們不太容易察覺到被人欺騙,也比較不會識別具誤導性的訊息。反之,目擊證人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比較不會被誤導性的訊息牽著鼻子走,也會避免做偽證。
甚至道德判斷也會受到情緒的強烈影響。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受試者提出一個經典道德哲學問題,也就是「電車難題」。在這個思想實驗中,研究人員告訴受試者:想像你站在天橋上,一列失控的電車就要駛來,撞上在軌道前方工作的五個人。如果你把一個大個子從天橋上推下去,就可以剛好擋住電車,那五個人就可以得救,但那個大個子必死無疑。
這個電車難題說明不同道德推理思維之間的衝突。從功利主義者的觀點來看,如英國哲學家邊沁(Jeremy Bentham)提出的原則,一命換五命,理所當然。然而,若是就義務倫理學的見解而言,如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那一派的看法,殺人是不該做的事,即使是為了救好幾個人的性命也不能這麼做。電車難題顯然包含個人情緒的因素:出手把一個人從天橋上推下去,讓他被迎面而來的電車撞死,這種行為特別令人反感。如果要以功利主義作為著眼點,決定把一個人從天橋上推下去,必須克服自己內心的嫌惡感。只有少數人(在本研究中,不到十分之一的人)表示自己願意這麼做。
然而,如果讓受試者觀看一段五分鐘的短片來誘發一種正向的情緒,那麼表示願意把別人從天橋上推下去的人數則增為三倍。無論我們是否把聖經十戒中的「不可殺人」戒律視為絕對原則,或者為了救五條人命而願意下手殺死一個陌生人,應該都會反映出我們最根深柢固的價值觀。儘管如此,我們的選擇似乎取決於剛才看到的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