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棄「打破世界紀錄」的業務!這家台灣風機葉片商,為何要放掉製造轉做風場維運?

2024-06-25 09:40

? 人氣

天力風機葉片製造效率創下全球紀錄,但為何要放掉製造轉做風場維運?(尹俞歡攝)

天力風機葉片製造效率創下全球紀錄,但為何要放掉製造轉做風場維運?(尹俞歡攝)

座落在台中港西碼頭旁,一支離岸風力葉片長達85公尺,比巨無霸客機A380還寬,台灣唯一葉片製造商天力離岸風電,過去創下2年生產百支葉片,打破丹麥葉片製造商Vestas紀錄,寫下全球最短生產時間成績。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過,今年初天力宣布,將從葉片製造轉型,未來全心投入維修領域,董事長吳坤達接受中央社專訪,首度透露想法,「我們這個行業有個重點,要賠得起!」

天力是全亞洲、中國以外唯一一家葉片製造商,專做丹麥風機系統商Vestas型號V174-9.5MW葉片,生產效率打破Vestas全球紀錄,截至目前生產217支葉片;但隨著Vestas基於資源配置考量退出區塊開發3-2期,天力在完成中能、台電二期風場訂單後,葉片製造業務會暫時劃下休止符。

但天力沒閒著,年初宣布和另一家風機巨擘西門子歌美颯(SGRE)合作,正式切入葉片維修市場。

吳坤達直言,SGRE確實是看準天力技師足夠、在台規模大、資源多且又經過Vestas認證,才放心合作。

事實上,SGRE的想法足以反映開發商未來對於葉片運維思維。

延伸閱讀:李賢義:發展離岸風電、氫能 港務公司成國家發展綠能堅強後盾

吳坤達表示,現階段因完工風場有限,系統商可以分包個別廠商一組(3到4人)一週維修一支風機,但預期保固期過後,維修需求量增加,而量一大就很難一支支管理,所以風場也應找較具規模且重視自身品質的公司,「門當戶對的概念就出來了,他們(系統商)也不用擔心這麼多」。

「我們這行業還有一個很大重點,一定要找一家賠得起的公司」,萬一臨時出問題,船恐怕還要再出動一次,全都是開銷。

目前天力共600多名員工,其中約百餘名具備葉片打磨專業;吳坤達表示,這些技師仍須取得國際風能組織(GWO)安全、技術認證等,一人受訓與認證費約新台幣30、40萬元,待取得認證後,就可以開始派駐海上風場葉片運維工作。

賠得起、資源多,讓天力墊高進入海上葉片維修市場的門檻,競爭者難以爭取這塊藍海商機,一家陸域風機商甚至告訴吳坤達,「你只要能做,訂單不用擔心,可以讓你修3年。」

不過台灣海域基於海氣象限制,一年氣候窗只有半年,吳坤達說,「那剩下的半年呢?」員工不可能只給半年薪水,所以成本是雙倍計算,而維修技師年薪都是百萬起跳,如有辦法再找其他工作給他們做「就是賺到」,全球布局成解方。

突破台灣氣候窗限制 跨足國際一年四季都可維修

天力在今年3月宣布與丹麥太古再生能源(Swire Renewable Energy A/S)成立合資企業,聯手搶進亞太風機運市場大餅。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作者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