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別再吃安眠藥!專家教學5招,改善失眠還能遠離耳鳴、焦慮

2024-07-23 17:23

? 人氣

現代人每天3C產品不離手,因而成為影響睡眠品質的隱形殺手。睡前將手機帶入寢室並開著充電,可能會因訊息或來電顯示打擾睡眠;而螢幕藍光會讓生理時鐘混亂,進而抑制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 ADH)的分泌,導致夜間頻繁跑廁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晚餐吃得太飽或在睡前兩小時內進食,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影響睡眠。此外,白天沉重的工作壓力可能導致夜間焦慮,半夜說夢話,驚醒後就難以入睡。

睡眠呼吸中止症也是重要因素,倘若在睡眠過程中出現呼吸中止的狀態,會導致血氧降低,半夜驚醒,以吸入更多氧氣。

了解以上這些可能導致夜間醒來的原因,並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如維持合適的室溫、限制睡前攝取酒精、使用遮光窗簾,以及避免將手機帶入寢室,都有助於減少夜間醒來的次數,提升整體睡眠品質。

五、失眠認知行為治療

失眠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 CBT-I),是一種被醫界廣泛推薦的非藥物治療方法。這種治療方式在歐美國家早已開始實施,著重於調整個案對睡眠的錯誤認知,例如對「每天一定要睡滿八小時」,改變對睡眠不切實際的期望和態度,從而改善睡眠品質。

避免刺激:將臥室變成專門用於睡眠的地方。

床應該是用來睡覺,而不是看書、滑手機的地方。如果沒有睡意,可先做一些緩和、單調的事,等真正感到睏倦時再回到床上。

睡眠管理:善用睡眠日記做自我監測,持續十天以上。了解和改善睡眠模式,透過限制在床上停留的時間來提升睡眠效率。

請詳細記錄上床時間、入睡時間、中間醒來幾次、起床時間等。假設躺在床上的時間有九成機會進入睡眠,不妨試著提前十五分鐘上床;若有兩成以上的時間都無法入睡,則退回到原本的就寢時間。此外,白天不要補眠,晚上也比較好入睡。

作者簡介|賴仁淙醫師

台北醫學院畢業,曾任美國哈佛醫學院耳科及神經耳科研究員、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客座教授、台中榮總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台灣耳鳴學會創會理事長,現任光田綜合醫院耳鼻喉頭頸部部長。

他主張治療耳鳴要「全人思考,以人為本」,盡可能少開藥,減低患者的身體負擔,開設耳鳴特別門診三十年來,診療超過上萬個病例,患者遍及海內外。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出版 《耳鳴的腦內大革命》(原標題:做個好夢,遠離耳鳴和焦慮)

責任編輯/游舒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