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將佔全球一半發電量!「工業電氣化」成新解方 台灣卻因1理由跟不上

2024-08-01 14:24

? 人氣

高碳排工業示意圖。(圖/顏麟宇攝)

高碳排工業示意圖。(圖/顏麟宇攝)

麥肯錫(McKinsey)於上個月所提出的報告中預測,2035年可再生能源將提供全球超過一半的電力。由於可再生能源的長期成本較低,電價預期將會下降,將會推動電動產品,如汽車和各類電化設備的需求大幅增長。同時輔以全球淨零碳排的趨勢,未來將促使企業使用綠能電力所供應的工業生產系統,推動生產過程更為環保的「工業電氣化」模式發展。然而台灣的發電碳排量卻高於歐盟數據達兩倍之多,台灣恐難以充分實現環保效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再生能源有望壓低電價 成工業電氣化基石

麥肯錫於今年7月16日提出了一份名為「Net-zero electrical heat: A turning point in feasibility」的報告,並於報告中預測未來2035年時可再生能源將會供應全球超過一半的電力。

在全球推動淨零碳排放的趨勢下,企業面臨的生產壓力和焦慮日益增加。然而,這些挑戰也促使了多項新發展,如低碳能源的供應、節能和智慧儲能技術以及各類設備和產品電氣化,包括電動車和工業電氣化。

工業電氣化指的是利用電力技術和設備取代傳統工業製程中的化石燃料,這種轉變不僅能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更能顯著減少化石燃料的溫室氣體排放。尤其當電力系統中再生能源或低碳能源的比例越高,減碳效果會更為顯著。

報告中提到的工業電氣化經濟效益方面,以工業用鍋爐為例,麥肯錫文中分析了德國、法國、義大利、比利時、西班牙和荷蘭等國家的電價與天然氣及碳排成本的差異。結果顯示除了使用石化燃料較多的義大利外,其他五國在20%的時間段內電價皆較低,這也意味著電氣化工業系統的經濟效益有能力超越傳統化石燃料工業系統

20240227-氫能、能源轉型、綠電、淨零碳排。(取自工研院臉書)
可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圖/工研院臉書截圖)

工業電氣化技術已成熟 台灣卻因電力碳足跡高無法實現環保效益

隨著再生能源價格的下降和碳排成本的上升,電氣化設備的使用成本可能會低於傳統工業設備。許多企業和國家為此都開始積極推動工業電氣化,並啟動多個多個公共電氣化項目,例如將傳統鍋爐更換為電磁加熱或電弧爐,如工業區電熱爐和氫能煉鋼。不過這些項目面臨不少挑戰,包括技術能力、客製化設計、經濟效益及減碳效果等。

根據報告,目前工業用電熱爐的中溫及低溫製程(600°C以下)的電氣化技術已成熟,能夠滿足大部分工業需求;600°C至1000°C的技術有75%已高度成熟,25%中度成熟;1000°C以上的技術也有80%達到高度或中度成熟,因此,大部分設備可以直接使用,其餘技術也將逐步改進。

雖然工業電氣化能解決技術和經濟問題,但減碳效果的有效性也取決於電力系統的碳排係數。根據麥肯錫的研究,歐盟國家的電力碳排係數為227.57克CO2當量/kWh。而台灣的電力碳排係數為553.94克/kWh(經濟部數據為495克/kWh),發電碳排放量是歐盟的兩倍多。

這表示由於台灣仍仰賴大量高碳排發電方式,特別是石化能源火力發電,台灣的電氣化工業生產在用電時仍需面對碳稅加徵帶來成本上漲的挑戰,並且電動車的電力來源同樣也主要來自高碳排放電力,因此電氣化社會在台恐難以充分實現環保效益。

電氣化工業和除能設備示意圖。(圖/株洲中車時代電氣官網截圖)
電氣化工業和除能設備示意圖。(圖/株洲中車時代電氣官網截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