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中科技戰越演越烈,中國國內也大量發展科技相關技術,近日更有數據顯示,中國顯示器企業在今(2024)年第1季於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市場的全球市佔率達49.7%,首次超越韓國的49%,甚至是在短短1年內就縮小了25個百分點的差距,震驚韓國業界,更有業內人士示警,在中韓價格戰開始前,拉開技術差距至關重要。
根據韓媒《朝鮮日報》報導,市場研究機構「Omdia」8月11日公佈數據顯示,中國顯示器企業在今(2024)年第1季的OLED全球市佔率高達49.7%,首次超越市佔率下降至49%、位居第2的韓國。據了解,韓國1年前的市佔率為62.3%,而中國同年的市佔率為36.6%,即代表中國只在短短1年間縮短25個百分點的差距,超越了韓國;而在中小尺寸OLED市場中,中國企業也以50.5%的市佔率超越韓國的48.2%,佔據首位。
報導分析,中國的快速進展得益於其14億人口的國內市場,在美中關係緊張期間導致中國的「愛國消費」興起,再加上中國政府鼓勵人們使用國產零件,進而振興了中國顯示器企業。根據韓國顯示器產業協會數據,華為、OPPO等中國智慧型手機製造商使用韓國OLED面板零件的比例從2021年的78%下降至去(2023)年的16%,這些製造商不斷推出採用中國OLED面板的智慧型手機,還把使用國產OLED面板打著「高CP值又高階」的產品宣傳。
報導指出,與韓國OLED相比,中國OLED的品質和產量較低,因此主要搭載在中國國產產品或蘋果較為廉價的型號中。一名韓國業內人士表示:「中國企業在能耗、重量和畫質方面尚未與韓國技術相媲美,這就是為什麼他們還無法提供像蘋果iPad這樣的優質產品。」不過,中國企業的目標應是利用國內市場的利潤進行大量投資,希望得以迅速縮小技術差距。
隨著OLED技術從智慧型手機擴展到平板電腦、筆電和個人電腦,中國企業在這些領域進行了大量投資,例如「京東方」去年宣布投資630億元人民幣(約2847億元新台幣)開設OLED生產線、「維信諾」也正在興建IT用OLED工廠。
市場研究機構「顯示器供應鏈諮詢公司」 (Display Supply Chain Consultant,DSCC) 預測,從2020年至2027年,京東方、華星光電等中國製造商將佔全球顯示設備支出的85%,反觀韓國企業的預期比例只有12%。一位業界專家表示:「隨著中國OLED技術的進步,與韓國主要供應商如三星等的競爭可能會加劇,從而導致潛在的價格壓力,因此,在價格戰升級之前拉開技術差距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