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老狐狸》談親子財商教育:該如何與孩子討論錢?

2024-08-30 16:34

? 人氣

《老狐狸 Old Fox》(圖/翻攝自臉書粉專老狐狸 Old Fox)

《老狐狸 Old Fox》(圖/翻攝自臉書粉專老狐狸 Old Fox)

在 9 月 1 日的〈Two Money Lovers Podcast〉EP76 節目中,我們將藉由獲選代表臺灣角逐 2025 年美國第 97 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國際影片的《老狐狸》,延伸討論我們該如何討論家庭財務決策、何時該讓小孩開始參與,以及如何讓他們理解金錢相關事務?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老狐狸》這部電影涉及了通貨膨脹(Inflation)的概念。在當時的臺灣社會,經濟正處於快速增長時期,主要是由於經濟開放、熱錢流入、國民儲蓄率增高,與利率創日治結束後的新低等因素。

1986 年 1 月至 1989 年 12 月,臺灣 M1B 年增率竟高達 27.7%,預示著臺灣的風險資產和物價將出現快速上漲。這種經濟環境對於他們想要購買店面的夢想造成了近乎翻天覆地的打擊。

圖片 1
1985-1990年,台灣M1B貨幣供給變化趨勢。(作者提供)

Milton Friedman 在 1976 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因其對貨幣供給量對物價影響的研究。從 1985 年 1 月到 1989 年 12 月的 5 年期間,臺灣的 M1B 增加了 3.1 倍;與之相比,最近 15 年,從 2009 年 1 月到 2024 年 2 月,臺灣的 M1B 增加了 3.2 倍。

雖然時空環境不同,但相信多數觀眾也能共感 M1B 增加快 3 倍的巨大衝擊!如果劇中的廖泰來具備足夠的財商知識,並認識到通貨膨脹的影響,相信故事的走向可能會有所不同。

在這集 Podcast 影評中,我們將專注於電影中親子間有關經濟選擇的衝突。電影故事聚焦於廖泰來(劉冠廷飾)、他的兒子廖界(白潤音飾)以及老狐狸(陳慕義飾)之間的關係,探討這些角色如何揭示和引發真實的財務決策與挑戰。

電影中的一大主題是親子溝通和角色之間的影響,特別是在非直接的溝通方式中。在《老狐狸》中,我們看到父親廖泰來與兒子界之間缺乏直接的財務教育對話。相反,陳慕義飾演的老狐狸角色則間接地對小男孩廖界產生影響。這種間接影響提供了一個獨特視角,用以探討如何啟動親子間的財商教育對話。

親子財商教育可以從日常生活的小事開始。例如,父母可以在購物時讓孩子參與預算的制定與花費的決策過程。透過實際的操作和決策,孩子可以學習到金錢的價值和管理的基本概念。同時,在允許的情況下,讓孩子逐步參與並理解家庭的財務挑戰與現狀。

在《老狐狸》中,老狐狸與小男孩的互動充滿了深意,特別在理解金錢和資源的價值方面。老狐狸通過故事和生活經驗,向小男孩分享了許多生活智慧,包括如何看待和處理金錢。這種間接教學方式比直接說教更能激發孩子的興趣和思考,即便老狐狸的觀念與想法未必正確。

《老狐狸》不僅是一部關於個人成長和家庭關係的電影,該電影還巧妙地融入了財務決策的主題。透過老狐狸與小男孩間的互動,影片展示了金錢議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影響。最後,希望本集 Podcast 能為欲與孩子開啟財商教育對話的家長提供有趣的省思及新視角。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Two Money Lovers 經濟學不是萬能但有用」,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