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成式 AI 蓬勃發展的時代,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成為了熱門話題。對許多人來說,AI 生成技術似乎複雜難懂,但其實透過白話文解釋,RAG 的原理與優勢變得相當親民。這篇文章將分成幾個部分,幫助你深入理解 RAG 以及它在現代企業中的應用。
什麼是 RAG?——簡單解釋,非工程背景也聽得懂!
RAG 是一種將「檢索」與「生成」相結合的 AI 技術。
簡單來說,RAG 模型不僅會從訓練數據中學習,還會在生成答案之前,先到一個更大的資料庫或知識庫進行資料檢索。這樣的雙重過程使得它的回答不僅僅依賴於訓練時的內容,還能即時從外部獲取最新、最精準的資料,讓回答更加「準確」和「符合現實需求」。
對於非工程背景的人來說,可以這樣想像:傳統的生成式 AI 就像是個靠自己腦袋回答問題的學生,而 RAG 更像是一個會先翻書、查資料後再回答問題的學生。它讓 AI 在不僅依賴過去學到的知識外,還能從當下資料中找出最有用的資訊來提供答案。
RAG 的 3 大優勢
既然 RAG 是 AI 領域的新寵,究竟它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優點呢?以下是 4 個你一定要知道的 RAG 優勢:
資訊即時性
傳統的大語言模型(LLM)通常只能回答訓練資料中的問題,無法回答超出訓練範圍的新問題。然而,RAG 可以即時檢索最新的資料,讓它更能適應快速變動的資訊環境。
減少錯誤生成
純生成式 AI 有時會憑空捏造錯誤資訊,而 RAG 則透過檢索的方式提供更可靠的數據來源,大大減少「虛構答案」的情況。
應用範圍更廣
當 RAG 模型面對未知問題時,能透過檢索外部資料,回答範圍比僅依賴訓練數據的 AI 更加廣泛。且能夠客制化資料庫的特性,讓 RAG 成為企業處理各種場景下查詢問題的好幫手。
RAG 與傳統生成式 AI 的比較
傳統生成式 AI 通常是在海量資料中訓練,然後根據訓練得到的模式,生成對應的答案。這樣的方式非常適合解答一些常規問題,但如果問題太過新穎,或資料不完整,生成式 AI 就很難給出正確答案。
RAG 則不同,它結合了檢索與生成兩者的優點。在生成答案之前,先去查找相關的資料,然後再基於這些資料來回答問題。這使得它能處理的問題類型更加靈活。簡單來說,傳統 AI 像是靠記憶力答題,而 RAG 則像是學生在考試時允許查詢資料來解題。
RAG 的運作原理解析
RAG 的模型架構看似複雜,但理解其運作邏輯,其實並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