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表明,這次的關稅可能比他第一任期對通膨率的風險更大。摩根士丹利估計,川普的 60% 和 10% 的計劃將使美國消費者物價上升 0.9%。這是一次性的影響:最終,通膨率應會回到其基本趨勢。
但其他因素可能會導致影響較小。進口商可能會將更多關稅成本吸收到其利潤中。美元可能會升值,降低進口價格的上漲。最重要的是,有些顧問認為川普將關稅作為談判策略,以降低其他國家的貿易壁壘,因此實際的關稅增幅將低於他威脅的程度。
說明:在經濟學中,這類間接稅是可以轉嫁的,轉嫁的程度取決於供需的相對彈性(Elasticity)。由於臺灣的出口優勢商品替代品較少,使得臺灣出口商品的需求彈性較小,關稅較容易轉嫁給美國進口商,反而可能提升臺灣出口的相對競爭力。
高盛經濟學家認為,川普對中國的關稅增加為 20%,而不是 60%,並且不會對其他國家徵收全面關稅。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認為 Fed 較關注的核心通膨(Core PCE)將從目前的 2.7% 降至一年後的 2.3%,而非預測的 2%,這樣的差異不會阻止 Fed 降息。他們認為,即使在這個通膨率水準下,仍比過去三年的大部分時間低。
其次是稅收
根據負責任聯邦預算委員會(CRFB)的估計,川普和國會共和黨人於 2017 年通過的稅法部分條款將於 2025 年底到期,例如降低個人及通過個人報稅的企業的稅率,他們優先考慮延長這些法律。這項措施在 10 年間將花費約 5 兆美元。這過程可能會消耗大量的明年時間。
全面延長這些條款對經濟成長或利率的影響應該不大,因為投資者和大眾的行為已經將此因素納入考量。
川普的其他提案則不同,這些提案曾包括更低的公司稅率、免除小費、社會保障福利和加班工資的稅收,以及汽車貸款利息和州及地方稅的扣除。根據 CRFB 估計,這些提案在 10 年間將增加約 4 兆美元的赤字。
關稅收入會部分降低這些成本,儘管川普也計劃增加部分支出。
美國企業研究所的經濟學家凱爾‧波莫洛(Kyle Pomerleau)表示,2017 年的稅法對長期成長有益,因為通過降低所得、利潤和投資的稅率並縮小稅收優惠來簡化了稅制。而川普的新提案則不會帶來相同的好處,因為此次通過新增稅收優惠來增加了稅制的複雜性。
即便如此,較低的稅收應能帶來一些經濟刺激。德意志銀行估計,如果共和黨政府統一執政,將在 2025 年和 2026 年分別促進經濟成長 0.5 和 0.4 個百分點,但不包括更高的關稅。如果對中國徵收 60% 的關稅,對其他國家徵收 10%,德意志銀行估計這對經濟成長的淨影響將變為負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