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想到老人的時候,除了孤單、生病等字詞之外,固執這個詞也常被聯想到。我不否認,自己遇到不願意改變的人時,也會脫口說出,「他又不是老人,怎麼這麼固執」這樣的話。
到底老人是不是真的比較固執呢? 這個問題有點政治不正確,所以不太容易找到相關研究,勉強搭上邊的都是在談老人固執的行為,以及要如何面對之類的主題。雖然沒有辦法從科學研究上來說到底老人是不是比年輕人固執,但是有一個研究的結果發現,其實老人也不是沒有自我覺察能力。
這個研究找了189對親子組合,並透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來比較老人和成年子女,對於老人是否固執,以及可能成因的判斷是否有差異。研究結果發現,有77%的子女認為自己的老年父母是固執的,而有66%的老人自認是固執的,顯示多數的老人知道自己是固執的。不過比較有趣的是,在問到為什麼會固執的時候,中年子女主要歸因於父母的自理能力,以及彼此的關係;老人則主要歸因於自己的性格。
我想先帶大家從中年子女的面向來思考這件事。其實中年子女認為父母固執,有很大的可能是彼此的需求不同。舉例來說,當父母在家常會跌倒的時候,子女可能就會建議父母要搬去跟他們同住,或是要找照護者來協助。如果父母不願意配合,而且持續跌倒受傷,子女可能就會覺得父母很固執。
但是,父母心裡可能覺得,不希望自己的隱私、自由受到侵犯,所以面對子女這類要求的時候,就會顯得不配合。另外,如果親子關係本來就不和睦,那麼中年子女和父母之間,有衝突是很正常的,也不一定就是源自於父母比較固執。
如果是從老人的角度來看,他們覺得固執和自己的性格有關係,這到底跟老這件事情有沒有關聯呢? 從後設分析的研究結果來說,應該是沒有。因為研究發現成年之後,人的性格是相對穩定的。
所以,老人覺得自己固執,應該是從年輕時就固執了,並不是因為老了才變固執的。倘若是這樣,那老人自認為固執,不一定是真正的固執。畢竟,一個社會有近七成的人都是固執的,這也有點荒唐。
不要被誤導了
在成年後,人的性格其實不大會改變。除了經歷了重大事件,或是大腦退化,才可能會有性格上的明顯改變。所以,若老人的性格出現改變,但是生活中並沒有重大事件發生,就要格外小心,因為這可能是大腦退化的前兆。
有個針對雙胞胎進行的長期追蹤研究就發現,性格上的神經質程度增加,和事後被確診為失智症有高度的正相關。因此,性格是否發生劇變,可以做為用來初步判斷老人是否大腦退化的指標。
仔細看這問卷的題目,或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因為題目的方向都圍繞在老人的健康、自主生活安全性的主題(例如問到是否會忽略或拒絕醫囑),也就是有可能會侵犯老人自主、隱私的問題。想當然耳,他們容易會有固執的行為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