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是一種不可逆的退化疾病,從認知、語言、生活能力一點點的流逝,不僅會忘記家人、忘記自己,到最後也忘了如何說話、如何存在……而家屬的支持是病患往前走的唯一動力。大林慈濟醫院曹汶龍醫師是神經內科的權威,77歲的他到現在還在執醫看診,每週更深入社區為失智症的病患與家屬服務,病患家屬親切的稱呼他「曹爸」,而他生涯最重要的一個病患,是自己的母親。
曹汶龍醫師的母親85歲時罹患失智症,他花了7年的時間耐心照顧,一直到母親92歲高壽辭世。或許是身為醫師的理解及家人間的緊密感,曹汶龍醫師得知母親失智時沒有太大的震撼,反而是很快思考如何讓母親在接下來的日子好好生活。
「失智症患者的腦就像無法正常存取的記憶體。」
多年以來,不論是在哪家醫院服務,父母親一直與曹汶龍醫師同住,母親罹患阿茲海默症時也不例外。當時,已可退休的曹汶龍醫師接下大林慈濟神經科主任的工作,他便在嘉義打造一個寬敞、能夠照顧母親的空間定居下來;他也發現到雲嘉地區由於人口老化,失智及高齡照護問題更顯嚴峻,因此2012年成立失智症中心,希望透過自身專業不僅在門診照顧病患,也將失智照護模式推廣到有需求的家庭、社區。
曹汶龍醫師說明,失智症最痛苦的不是病患,而是家人,阿茲海默症不像中風或其他慢性病可以透過治療慢慢恢復,病患會從原來的認知能力出現問題,到語言表達困難,一直到演變為需要臥床;當家人看到病患的轉變,「接受」是第一件重要的事。
台灣不少家庭,尤其是在中南部地區,因為年輕一代都到外地工作,當長輩發生失智情況需要接回家同住時,孩子們已經不知道該怎麼跟父母相處了,生活面臨天翻地覆的改變,往往造成更多摩擦。「失智症患者的腦就像無法正常存取的記憶體。」因此,可能不斷重複洗澡、吃飯,忘記關門、忘記家電如何使用,覺得家裡有怪聲、疑神疑鬼,到最後把兒子認成自己的老伴,甚至大小便無法自理等情況。由於曹汶龍醫師自己的母親便是失智症患者,他更能理解家屬的無力感。
家屬必須重新學習互動模式 陪伴很重要
失智症伴隨特殊的精神變化與行為改變,看著曾經是一家之主的父母親行為逐漸改變,很多子女心理上難以調適,照顧者很容易心力交瘁。尤其進入長照歷程後,無法預知失智歷程的長短,照顧者必須有長期作戰的準備,並做好自我調適。
曹汶龍醫師表示,失智症除了需要專業醫療,重新學習相處模式也是照護上重要環節,他以自己的母親為例,儘管看診繁忙,他每天一定會撥出完整1小時與母親用餐、陪她聊聊天、唱唱歌,他更將自己與母親的互動拍成影片上網,除了鼓勵家屬,也分享和失智症患者的相處模式。他分享到,失智症病患往往會因為認知差異有很多問題,旁人可以轉移話題跟他聊聊天,若病患性格出現轉變,那就哄一哄,讓彼此的情緒不要太緊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