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灣青少年淋病疫情持續惡化,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根據相關統計,10至19歲青少年感染淋病人數自2012年以來暴增7倍,約每10萬人中就有50人確診。專家指出,性病的年輕化趨勢背後,反映了性健康教育不足與防治資源分配不均的結構性問題。
青少年人口少一半,淋病感染人數卻翻7倍
根據內政部與疾管署數據,2023年10至19歲青少年人口已較12年前減少46.3%,但同期淋病感染人數卻從137例攀升至1024例,感染比率更增逾10倍。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表示,青少年感染數據暴增凸顯出偏鄉與都市性病防治資源分配不均,性健康教育的普及性與質量亦有待提升。
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回應,淋病案例的上升並非台灣獨有,全球也呈現類似趨勢。她強調疾管署已推動多項措施,包括性健康友善門診的建立,以及強化安全性行為的宣導,例如提倡單一性伴侶、正確使用保險套與定期篩檢。也鼓勵民眾若有不安全性行為或不舒服,應盡早就醫。
延誤治療恐導致不孕,教育與預防刻不容緩
醫師普遍認為,青少年感染淋病後不敢就醫,導致隱性傳播與延誤治療是疫情擴大的重要原因。據《中時新聞網》報導,中國附醫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指出,延誤治療可能造成女性輸卵管阻塞、男性輸精管發炎,進而影響生育能力。雖然淋病目前以抗生素治療為主,但若感染後反覆復發,可能需使用後線藥物,治療難度將大幅增加。
學校與家庭攜手,深化防治策略
國教盟呼籲,學校和家庭應共同努力,幫助青少年了解延遲性行為的重要性。性教育學會則指出,保險套是最後一道防線,關鍵在於教育青少年養成對健康負責的態度,這是防治性病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