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歲博士兒子放棄找工作!媽媽心痛自白:我錯了,不該從小要他好好念書、考上好學校

2018-10-15 15:48

? 人氣

最近是報考研究所的熱門時段,你報考了嗎?不要說年輕人,我周圍早早有幾位中年朋友,原本就有碩士學歷,在退休之後,並未閒下來,反而迎接更大的挑戰,攻讀博士學位,真是令人佩服他們的勇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說起來,這也是台灣的特有文化,不愛讀書,但是很愛拿文憑,擁有高學歷。目前台灣擁有碩博士學歷有142萬人,比例之高,位居全球第四。十年來,碩士增加一倍,博士增加速度更驚人,高達3.6倍,有13萬人。

15萬人想找工作卻沒去找

雖然媒體偏好走聳動路線,指稱博士學歷的失業率2.8%,比專科學歷的失業率還高,隱隱暗示高學歷無用。但是我仍然要客觀的說,台灣失業率這兩年來有下降趨勢,從4%已降至3.6%,而且與整體失業率相較起來,博士的失業情況並未比較嚴重。

台灣比較棘手的問題是青年失業,比率為8.3%,是整體失業率的2.3倍。而且在計算失業率時,想工作卻未找工作的「怯志人口」並未計入;當失業率在下降的同時,怯志人口一直在15萬人上下,並未下降。更令人憂心的,在怯志人口中,近四成共五萬八千人屬於青壯年,年紀在25至39歲之間。

統計數字固然令人驚心,真正痛心的還是這是一個真實的人,而他偏偏是最心愛的兒子。一位中年媽媽和我談起他的兒子,三十八歲,留美博士,在家裡蹲了兩年,她沒有怪兒子,反而是充滿自責。

社會期待,侷限了人生的多元性

媽媽說,兒子拿到學位剛回台灣時,有出去找過工作,可是大學無不風聲鶴唳,關校併校的傳聞滿天飛,找不到教職缺,至於民間企業卻覺得用不到博士學歷,而且36歲毫無工作經歷,因此求職也四處碰壁。說著說著,媽媽的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再也收不住,一顆一顆的掉了下來,哽咽的說:

「是我錯了,不應該從小要兒子好好念書、考上好學校,以為這樣就可以擁有美好的人生,讓他有過高的期待,沒有辦法接受現實的人生不如他的理想。」

打從兒子念小學起,成績數一數二,逢年過節親戚看到他,就期許他長大一定要念醫科或當律師,念博士到大學當教授也挺光耀門楣,讓這位媽媽自覺有責任好好栽培兒子念書,住南部的她還為此調職台北,陪兒子在台北念大學,甚至賣掉房子送兒子去美國攻讀博士。孩子認真自律,一路沒讓父母失望過,整個家族都把希望寄託在兒子身上。

過度關心,帶來不必要的壓力

人生從彩色變成黑白,就在兒子開始求職後。親戚因為不知情,逢年過節看到他,也不察言觀色就口沒遮攔的問:

「念完博士,現在那一所大學任教呢?」

「念完博士,大企業應該搶著要你,現在那裡高就啊?」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洪雪珍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