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代民間開啟日常生活的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看來,論排序,木材可以說是維持生活首先必須要備妥的物品。除了拿來當柴燒的基礎功能之外,我們也特別喜歡木材溫潤的質地,拿著木筷吃飯,使用木製家具,甚至我們到日本,會特地去看古都裡的木造寺廟,走進百年木造的空間,依然可以清晰聞到怡人的木質香氣,總會令人感到格外舒適而喜悅。
這真是一幅美麗的畫面,可惜當我們回到國內,如果有人提到蓋木造建築,我們的現實觀感就會回神,顧慮於初期造價偏高,且維護保養不易,甚至與鋼筋水泥建造的房屋相較之下有防火上的擔憂。然而,現今的木構技術,以及國際間對於木造建築的各項防災法規,都已經相當成熟完整。因此,也呈現出國內木構建築的總體環境,仍有加強推廣的空間。
當然,這十年來,臺灣已經有少量的木構建築,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公共工程,如校園建築、宗教建築、車站、美術館、運動場,讓木工傳統技藝有機會透過實際構築,繼續傳承給下一代。這樣並不足夠,因為日本所以成就古都木造寺廟的風景,是因為有一個堅強的木業在背後支持,反觀國內,臺灣造林木的永續經營利用已是刻不容緩的議題,目前國產木材的自給率據估算不到百分之一,所有的木材運用皆仰賴大量進口。在這種「死道友不死貧道」的邏輯下,損失的是臺灣本土木業發展的可能性。遠的不談,光是把大量材積的木材遠程運送到臺灣,產生的碳排放問題,就會造成環境的負擔,以現在世界進入「碳限制」的趨勢來看,每個國家都有減排的壓力,這是挺不利的。
反之,若能有效地運用土地造林,即使是疏伐取得的木材,透過集成加工技術可以製造出優良的建築材料,就可以在地利用,創造產業價值。無論從木材的物性調整、製材技術、接合工法,擴大到木構建築的結構設計、與異材質接合的介面設計、組裝技術等發展,研究與實踐,回饋與突破,都可以支持更多人從事木材產業的綠色工作,也帶動永續林業的發展。而建築系所的設計實務上,讓學生在建築教育裡實際接觸木材,透過課堂教學與實務經驗的交叉供給,逐漸熟捻木材與應用,累積木構建築的知識與經驗,建立重視資源與環境永續的觀念,此時在他們心中不經意埋下的種子,未來也許會成為一顆守護土地的大樹。
一株能產出良木的大樹,起碼要四、五十年以上的歲月。我希望用臺灣土地長出來的樹木,以臺灣優秀的木作匠師生產製造、組裝、建構,讓臺灣的森林資源與人才有機會透過實踐累積經驗,並展現木構建築的未來性。
作者介紹|李文雄
因為921地震而面臨生命的轉彎,從家園的重建開始,研究木構住宅,探尋樹、森林、環境和人的生活之間的關係,用心賦予木作技藝在現代生活應用的無限可能。目前擔任德豐木業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兼顧理論與實務,專注結構用集成材,提升國內木構建築與防腐、塑化、集成材技術及產業;同時創立無名樹生活用品,朝向與環境共生的生活品牌發展,同時也是綠學院的綠色帶路人。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綠學院(原標題:我想像中林木一家的美好生活)
責任編輯/林安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