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的城鄉差距危機
行政院宣布2019年為台灣的「地方創生元年 (link is external)」,近年來坊間也出現許多相關書籍。特別是面臨嚴重少子化與城鄉差距的鄰國日本,對於即將面臨的「地方消滅」現象特別戒慎恐懼,因此在2015年就將地方創生訂為國家方針,傾全力要弭平地方與都會圈的發展差距。
但在台灣要怎麼實行呢?特別是位於大台中都會圈周圍的彰化縣,先前提過本縣人口為六都之外第一大縣,但近十年來人口卻穩定下降,從2007年的131萬4300人,下降至2018年的127萬9400多人,共減少3萬4800多人。究其原因,可能是升格直轄市的台中都會圈拉力很強,導致多數彰化縣民民搬遷至大台中都會圈的關係。
人口逐漸減少的地方,除了人口及勞動力結構老化之外,經濟及民生條件也容易逐步下滑。特別是偏鄉地區的公立中小學,招生狀況越來越不理想,甚至必須面臨廢校、減班、減少師資等狀況。一旦基礎教育資源縮減,青年人口就更不容易回流,讓地方陷入惡性循環的困境。
地方治理的可能性
就算喊出地方創生的口號,有了問題意識,沒有解決問題的手段也是不行的。地方創生的提倡者,日本的木下齊先生就認為地方絕對不能依賴政府補助,而是要振興產業,讓地方自立自強,地方活化的工程才能永續推動下去。
所以,如果我們是執政者,或想要參與地方創生工程的伙伴,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做好非常詳細的基礎調查。雖然是個充滿爭議的例子,但我們還是可以參考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之後的方法:徹底調查台灣習慣、民俗及文化族群。例如人類學家伊能嘉矩任職台灣總督府民政局時期,徹底踏查了台灣各地,寫成三大冊《台灣文化誌》,也是早期提出原住民族群分類學的學者之一。
有了詳細的基礎資料,地方治理才得以找到方向。目前台灣地方的行政首長雖然勤跑基層,但對於地方的文史脈絡卻不求甚解。其中一例就是彰化縣以「台中捷運延伸線」為重大政策,但對於地方交通需求並沒有全盤規劃,甚至在選舉期間,還看見「捷運到埔心」或「捷運到溪湖」等不切實際的口號。
為了找到彰化縣區域治理的基礎,我們就要探討現行行政區域的不合理之處。特別是「彰北」、「彰南」的劃分,更是過於印象式的劃分,若要細究,近幾年「工業彰北、農業彰南」的政策,就是因為如此粗略的劃分,而面臨許多窒礙難行之處。
首先,先前已提到,彰化北部(大肚溪至舊濁水溪流域)在日本時代以前,一直是中部政治、文化與產業乃至交通物流的核心地帶。清朝末年,彰化地方仕紳請求將省會遷至鹿港,但巡撫劉銘傳認為彰化仕紳很難相處,就提議將省會建於台中大墩一帶。不過劉銘傳的計畫並未完成,續任的巡撫邵友濂因為開支過大,就將省會搬回台北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