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午餐在臺灣盛行已久,提到美式早午餐,大家或許能想到歐姆雷、班尼迪克蛋、滑嫩起士炒蛋、美式鬆餅等時髦的菜色,但,真的每個人都有錢有閒去吃早午餐嗎?
社會學者德涅加(Farha Ternikar)的《早午餐:一段歷史》(Brunch: A History)一書指出,早午餐文化就是社會的縮影,吃不吃早午餐、早午餐吃什麼,其實都能反映社會上的性別與階級衝突,而在這裡要問的是:為什麼早午餐會流行呢?
經濟發展影響吃早午餐的風氣,人生勝利組才吃早午餐
德涅加認為,有錢有閒是吃早午餐的基礎,《華盛頓郵報》為證實這個說法,也利用「Google趨勢」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在美國蒐集早午餐資訊的人,大多居住在富有的沿海城市;搜尋高峰在週六、週日,一整年裡面復活節、母親節等時節最多人搜尋早午餐資訊,綜合以上來看,即使美國是早午餐文化中心,美國人也不是天天吃早午餐的,有錢、有閒、有重大節日時才會吃。
那麼,臺灣呢?以Google趨勢搜尋「brunch」關鍵字後可發現,早午餐的熱潮其實在2007年以後才開始,近年成長速度有減緩,而以地區熱門程度來看,臺北完全不意外地取得第一名,遠遠超越其他城市。
忙碌的現代社會,早午餐成為新的聚會場所
《華盛頓郵報》指出,在美國早午餐之所以會興盛,跟早餐習慣的轉變有關,據2011年的健康統計調查,有超過25%的青少年與青年不吃早餐。生活日趨忙碌,人們在平日沒有時間吃早餐,只能等到假日再來一頓悠閒而豐盛的早午餐。這也成為朋友之間新的聚會形式,平日時間太難喬,假日早上最剛好,早午餐開始帶有「大餐」的概念,成為讓人期待的一餐。
禁酒令、女性就業,也帶動早午餐風氣
早午餐盛行的原因,除了社會經濟型態改變以外,還有兩個重要的元素:酒、女性。
1920年代美國實行禁酒令以後,在早餐時來杯雞尾酒,成為大家少數可以光明正大喝酒的機會,因此,早午餐文化也快速流行起來。不過,當時是個女性連吃什麼都要被管的社會,只有男人可以在白天喝酒,因此,無酒精雞尾酒Mocktail問世,單純以果汁調和,讓女性也能在白天清涼暢飲。
另一方面,戰後越來越多女性投入職場,家常早餐的食譜變得越來越簡單、講求方便快速,豐盛的食物就留待假日享用,早午餐也開始被稱為「職業婦女的一餐」,成為女性全新的社交場合。
在物資豐足的時代,早午餐的菜色越來越精緻多樣,甚至出現在飯店自助餐裡,用美味撫慰忙碌過後的勞累身心,成為現代人一週裡最期待的一餐。
參考來源:
http://firstwefeast.com/eat/history-of-brunch/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blogs/wonkblog/wp/2015/04/10/how-brunch-became-the-most-delicious-and-divisive-meal-in-america/?hpid=z1
http://www.refinery29.com/history-of-brunch#.csumj4:Jn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