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也有這樣的秘境!沙洲上的世外桃源–漁光島

2015-07-11 18:00

? 人氣

漁光島中的微光秘境-毛屋(圖/欣傳媒)

漁光島中的微光秘境-毛屋(圖/欣傳媒)

漁光島,是台江內海中的沙洲之一,別稱「三鯤鯓」,位於安平新港的北方,因安平舊港重新開發之故,使得漁光島與沙洲三鯤鯓連為一體,並與陸地完全分開,成為完全獨立的島嶼。圍繞漁光島的防風林與濱海植物,使得島上的物種變得更為多樣化,且阻擋了帶著高鹽量的海風,讓當地居民得以在此地種上許多不一樣的作物。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漁光大橋是這裡唯一的聯外道路,這裡最高的建築物是漁光島的活動中心,也是最大的標的建物,雖然這裡的道路猶如棋盤排列有秩,仍可讓人在這裡迷路。要尋找毛屋最好的方式,就是先找到活動中心以及法主公廟,就可以輕易地找到《毛屋》。

當你來到這裡可以先到《毛院子》坐坐,一邊喝下午茶一邊聽著謝銘祐曲中的台南,看著被綠地包覆的清水牆與管家們種植的海頓、愛文芒果樹、百香果等不同植物。我們藉著讓自己慢下來,開始走進屬於這裡的生活步調。



毛森江建築師2010年來到漁光島時,先買下了一塊6坪的土地,並設計了一棟三層樓的住宅,毛建築師從那時開始逐步將不同的生活想像,於之後的基地上實現。毛森江建築師漁毛屋紀事中提及:「一座橋,兩個世界。我追求的是這個時代,我們做過、走過,代表著「存在」,並希望能夠藉由這樣的精神,將台灣、台南的文化永續且永存。」




毛建築師於設計《毛院子》與《毛屋》時,將本於基地上的植物移植到庭院之中,例如毛屋,庭院中的榕樹,穩穩地矗立著,茂密的葉子為我們遮著台南的艷陽。這裡的家具與戶外木作都是以冷杉作為主要材質,長凳因為風吹日晒雨淋的關係,冷杉的顏色開始轉灰,變得與清水混凝土開始有點相近。庭院裡鋪著白色碎石、如原石切片的飛石、綠色草皮與一方池,坐在長凳上看著池邊長滿青苔的牆面,聽著潺潺流水,你會發現這裡已無塵囂。



推開高兩層樓的大門,一堵清水牆作為室外與室內的中介空間,白色的柱樑、拋光磨石子地板與清水牆面,搭上室內呈現淡褐色的冷杉家具。整個空間井然有序卻一股輕鬆,一張位於玻璃屋中的八人長桌,這裡可以做為茶屋、餐廳以及客廳是《毛屋》空間中,將人與人串連的節點。毛建築師讓院子的清水模尺寸與室內的尺寸相同,讓這堵牆有種延綿進室內的一致性。空間裡,建築師留下了許多透光警,讓日光宣洩而下,隨著時間軸移,我們可以看見光線移動的路徑以其滯留於不同牆面、樓梯或地板的美。



《毛屋》是毛建築師買下一位奶奶的祖厝,他以改建的方式留下基礎與結構,重新將使用空間配置。赤腳踏著洗石子拋光地板,及以將木材直向斷面為表材的地板,裸露的腳板可感受踏著實地,感受不同材質帶來的細緻觸覺,讓人湧起小時候總是不穿鞋赤腳在街上與家中跑跳的回憶。這裡的空間細節很多且細緻,如廚房的大型置物櫃種擺放的是管家們打掃以及補充備品的地方,建築師利用杉木作出極為規律的格柵,並將鎖頭收於其中,成為一個完整且純粹地家具立面。不只是這些家具的細節,包括供人使用的備品或是裝載備品的器皿,例如泡茶器具從茶罐、銅製濾網、茶皿皆是京都擁有130年歷史開化堂-茂作的手工製品;所有家具均以冷杉製作較淺色的家具,並使物件融入室內,例如浴缸的基座是以冷杉為材質所做,以橫向水平的線條做出一個框架再將浴缸鑲進其中,洗手台則是運用混泥土做出一個四平八穩,但顯些淺薄的洗手台置於木架之上,看似極為簡約卻都是經過建築師精心思考後的設計結果,且透過管家們細心的構築房間與客廳內的所有生活器物,不斷嘗試與努力打造更多自在感給來訪的人。



管家鈺婷、韋柔將每位來到此地的人當作朋友接待,針對不同需求給予不同的服務,甚至是會記住上次入住的時間以及需求,並提前作好準備。毛建築師以自己的生活經驗塑造人的生活空間,並尋求找回建築設計的原點,將所有的設計回歸到人的使用,而不是為了設計而作,讓每個角落都擁有一分自在,使人猶如「回家」般的舒適。
==========


文/ 
何凭融 何熊貝

蘭陽技術學院建築工程系、華梵大學藝術學院建築設計學系研究所、台北市青年社區規劃師、建築研究志工團《CxCITY》公關長暨社群經理。現任雄獅集團欣傳媒社群發展部企畫專員,主要任務為《欣建築》線上誌週五主編、電子書執行編輯、文字記者以及建築相關主題活動的策劃與執行,OPTOGO志工群-社群經營與公關行銷。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欣傳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