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抖音」(TikTok)這款手機應用程式嗎?想不知道大概也難,無論是影音平台YouTube、社群網站Instagram上都充斥著抖音的廣告,這款從中國起家應用程式多年來已累積相當高的人氣,在Google Play商店的下載次數已經超過一億人次,在App Store的排名也經常與YouTube、 Instagram爭前三。
然而這款紅遍亞洲各國的應用程式。到了歐美卻成了人人爭相嘲諷的對象,連國外知名YouTuber Pewdiepie都曾上傳影片大力吐槽。究竟為何抖音在歐美如此惹人厭呢?
1. 不明所以的內容
抖音上的影片經常以現成的電影對白或莫名其妙的兩人對話作為背景,用戶可以用對嘴的方式演出劇情,而影片時常經過加速、變聲,有時還會套上濾鏡增加娛樂效果,但由於抖音的影片本身就只有十秒鐘的限制,因此劇情經常還沒開始就令人摸不著頭緒地結束,把觀眾的這十秒鐘變成了無意義的「垃圾時間」,這也是抖音為許多人所詬病的原因。
2. 千篇一律的挑戰活動
在抖音上有各式的挑戰活動,通常都有固定的歌曲、長度及濾鏡,而用戶只要配合挑戰內容,再加上hashtag挑戰名稱就可以參加活動,例如#pillowchallenge的挑戰內容就是一遍又一遍地把自己丟到床上或地板上,或是#goodgirlsbadguys則是上千名男生(其中包括不少成年男性)對嘴唱美國搖滾樂團Falling in Reverse的歌曲《Good Girls, Bad Guys》,接著從一位看似乖巧的男生轉變成「壞男孩」的模樣,浮誇的表演讓人看了覺得非常尷尬。這類型的挑戰活動通常都有成千上萬的用戶一同參與,但內容卻也大同小異、千篇一律,令人看了十分無語。
3. 大量空洞、模仿式的效果
事實上這樣不明所以、千篇一律的內容讓許多人不滿的原因就是因為這些影片只是空洞、缺乏創意的模仿而已,抖音以「病毒式」的行銷方法幾乎滲透所有社群網站及網頁廣告,卻無法填補之前同樣以短片內容起家的應用程式Vine被下架後的空缺,許多因Vine爆紅的網紅們轉戰到YouTube繼續製作創意影片,像是Thomas Sanders以及之前備受爭議的Logan Paul等等,但Vine並不像抖音一樣有固定的形式、歌曲或對白,而是讓用戶自由發揮創意創造娛樂內容。
相較起來,抖音既沒有原創性、喜劇感也不足,反而是大量的素人模仿一些無意義、過度重複的挑戰內容,使得抖音在歐美幾乎已經成了為人嘲諷的對象,甚至出現新一批喜歡專門惡搞(troll)抖音的用戶,想必也是原先希望藉由抖音爆紅的用戶們始料未及的吧。
▲國外知名YouTuber Pewdiepie拍了一支關於惡搞抖音用戶的影片。
責任編輯/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