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政府規定、業界常態,為的是保障銀行用戶,原本無可厚非,問題是出在他老闆少了兩顆心。
首先,少的是悲天憫人之心,不去想想員工也是無辜的受害者,在成長過程吃的苦比同齡者多,今天還能不放棄地繼續努力工作,不論意志力或向上心都值得敬佩。其次少的是同理心,無法易位思考、將心比心,理解到這些家貧的員工比一般人敏感脆弱、自尊心強,很容易受傷,還在傷口上灑鹽巴。
想想看,假使這年輕人一時吞不下這一口冤氣,每份工作都憤而求去,長期生涯發展就會陷於不穩定,每下愈況,最後真的發生貧窮世襲。這,是我們社會樂見的結果嗎?當然不是!
再講一個同樣是ptt上面的真實例子,也是因為貧窮帶來職場上的困窘。
有個年輕人的母親病逝,過幾天要出殯,家裡窮,辦不起喪事,沒有公祭與家祭,也沒印訃聞,於是以死亡證明申請,結果公司只肯給兩天喪假,因為他們只認訃聞,不認死亡證明。他們家人不解,向當地政府請教,得到的答案是勞基法未明文說清楚要憑什麼證明請喪假,因此請依公司規定辦理。
馬太效應
你能想像嗎?在社會上,越是貧窮,受到的待遇越是非人,真是令人憤怒與悲痛!在中上家庭環境下長大的人,很難察覺到這些隱而未顯的歧視,可是社會心理學說,這是普遍的人性,「馬太效應」說的就是這個現象。
<新約聖經・馬太福音>有一段話:「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所以富者恆富、窮者恆窮,原因並非出在於窮者不努力,而是社會奪去他們的尊嚴與希望,使得再堅強的人,都會人窮志短、放棄上進與努力,導致翻身無力也無望。
因此在職場上,面對苦難的人,多一點理解、多一點細膩、多一點關懷,可以讓他們更有勇氣與命運搏鬥,擁抱希望,為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同時也請你滿懷感恩,如果你今天有一點成就,有好的學歷、在好的公司、做好的工作、領好的薪水、享有好的頭銜,除了一直很努力之外,也是因為出身在好的家庭、有好的父母、遇見好的師長。努力而能有所成,不是必然,因為對於很多出身貧困的人,即使拚上全身力氣,也可能是偶然的幸運。
作者介紹│洪雪珍
知名專欄作家,政大新聞系、台大商學所畢業。目前任職 yes123 求職網擔任資深副總經理,商業周刊專欄作家,曾任職自由時報行銷經理、台北愛樂電台行銷總監、聯合報主編。目前已出版《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5個領悟,讓你進退職場都靈活》、《哪有工作不委屈,不工作你會更委屈》等書。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洪雪珍粉絲專頁(原標題:【越是貧窮,越是被欺負,這是他們失志的原因】)
責任編輯/陳憶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