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選擇自己蓋房子,跟成長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小時候家裡清苦,記憶裡的家具和玩具,大部分是爸爸親手做的,我們也常需要幫爸爸拆解電器材料來二度利用,這些過程讓我養成凡事自己解決、自己動手做的堅韌性格,也跟我後來四處找材料造屋很相似。
婚前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住在家裡頂樓的神明廳,屋內總維持在難以承受的高溫狀態,向來享受自然風的我逐漸無法忍受,夜夜睡在頂樓的露臺避暑。婚後,先生跟我都渴望一處不受束縛的住所,加上先生的父執輩是建築背景,五年前我們漸漸有了自己蓋房子的構想。
想要打造親近大自然的住處,這念頭隨著時間過去,益發地強烈,後因結識慷慨的農莊主人出租百坪土地,更讓我們有勇氣在中壢實踐自己蓋房子的夢想。我們蓋房子的啟蒙來自參訪美國科羅拉多州的自然房舍,房子四周的氣候和日月光源來向,都牽動著建築在環境裡的變化;而看多了現代建築大量使用水泥建材,我意識到崇尚自然的根本方法,就是取自大地材料,降低水泥用量,不但愛惜土地原貌,遷移時,也能讓土地回到最原始狀態。
建屋的過程中,我們四處觀察並蒐集可用的自然素材。房子的樑跟柱,有些是我們在觀音一帶海灘撿到巨型木頭,有些則來自於二手木料,屋內地板也使用海邊撿來的壘石,屋頂鋪著早期床墊內的椰子纖維毯;土磚的牆面,鑲嵌蒐來的玻璃磚和長形醬油瓶,在接近屋頂的位置閃動著蔚藍剔透的光澤。
屋子東面混和木柴、水泥和土造牆,西面和南面則採土磚和紅磚,北面使用大量的木柴穿透牆面,我們的房間正位於北面,利用L型的視覺錯位,保持空間的隱密性。地板鋪上較厚礫石用以防潮,牆中泥土則混入糯米和稻草,保有隔熱和堅固的特性。最初我們使用石頭和水泥融合砌造,後期採古早技法,延續先人的壘石工法(石頭堆疊法),融合泥土和稻草素材製作老土模,比起現代工法反而更顯堅固。
建造工程陸續進行了五年,25坪的大小裡,我們讓公共空間持方正格局,一進門就能見到客廳與身兼辦公室的大型書桌,辦公室對面就是廚房,開闊的空間感就算湧入很多朋友拜訪也不覺得擁擠。我們追求純樸生活的風格,也表現在廁所和廚房:廁所採乾式馬桶設計,如廁後鋪上木屑掩埋和除臭,一旁夯實泥土種入綠色植物;澡間則用鄉下常見劈柴做燃料的柴燒爐,冬日澡前燒20分鐘的柴火,到隔天早上水還是溫的;先生幫廚房做了一大一小兩臺木屑爐,用最簡單的方式調理好食材、烘乾衣物。
只要一打開窗戶,野薑花香立刻探進屋來,下雨前,蜻蜓總沿著窗檐溜進房,大地氣息和家協調地融在一起。回想立起玻璃窗那天,天空正好盤旋了一隻老鷹,讓我們又驚又喜,也因為有這些特殊的訪客,更堅定我們自力蓋屋的選擇;周遭的朋友也由觀望,到屋成後改觀,逐漸感受到和大自然靜心共居所帶來冬暖夏涼的好處。
我們夫妻倆原本都愛好淡泊寧靜的生活,完成這棟房子後,反而被絡繹不絕來拜訪的朋友們改變,不論是來學習或是純粹來參觀的朋友,都讓我們有更多新的靈感。透過自己蓋房子這個過程,不但圓了我們人生中的一個夢想,也讓我們的「身」跟「心」都真正舒適地居住下來。
最喜歡的角落
一家人最喜歡窩在爐火旁的角落。冬日夫妻倆在丈夫仲仁建造的木屑爐旁,抱著剛出生的新生兒一同取暖。
口述/李代賢
工藝設計系跨行到生活 DIY 講師,與在建築工地長大的先生李仲仁,2007 年開始自力造屋,推廣善用大自然素材的生活美學。
文/李書嫻
圖/風中之星手工房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