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國,街頭抗爭與罷工是非常習以為常的事,甚至有人形容頻繁程度是「三天一罷工,五天一抗議」,像是今年年初發生的法國鐵路罷工事件,許多不同運輸系統的工會進行長期大規模罷工,使得法國各地交通進入半癱瘓狀態。而法國最近因調漲燃油稅所引發的全國性大規模抗爭「黃背心運動」,堪稱50年來最大,除了造成交通癱瘓,也在抗爭中造成數百名示威者、警察受傷,甚至有人因此喪生。
坎城影展競賽電影《全面開戰》寫實地呈現法國罷工、抗爭的真實過程,講述無良企業罔顧與勞工的五年保證工作協議,計畫關閉一間仍有獲利的工廠,導致1100位犧牲了獎金與加班費的員工一夕失業,因此工會領袖率領眾人罷工抗議……
「戰鬥的人可能會輸,但不戰的人必敗無疑」
加拿大新聞記者在《六千萬法國人不可能錯》一書中,提到:「就像下雨天一樣,抗議示威是法國首都日常生活的常規特色。」法國人對於自身權益的保障非常注重,只要覺得自己受到不公的待遇,會不惜用抗爭的手段來爭取,因此明明生活在高福利的舒適社會,法國人的罷工抗議仍是常態,除了公共運輸系統之外,私人公司、商家和公家機關都會罷工,甚至有專門公布罷工消息的網站,以免使用者撲空。
法國的工會文化主張:「我們的目標是贏得權利,而不是錢!」絕大多數罷工的目的是增加工資、減少勞動時間、改善工作環境等勞工權利。電影的主角羅宏也不斷反覆地宣告:我們不是要資遣費,而是要捍衛我們的工作權!拒絕成為股東為了提高獲利的工具!而電影開頭也引用了很符合法國人民戰鬥精神的標語:「戰鬥的人可能會輸,但不戰的人必敗無疑」。
勞工最終武器失靈?
法國人有著長期的革命傳統,這是法國罷工文化的源泉。同樣,法國有著健全的民主制度,在法國憲法中明確保障人民的罷工權,只要感覺資方威脅到自身權利,便可以請求工會、召集民眾對資方抗議,這也是通過長期奮鬥才得到的。扛著無薪的壓力、部分民眾的指責,透過停止生產、造成資方壓力進而達成對等溝通,是勞工罷工的最終目的,也通常是勞方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最終武器。
然而,在電影的結局,這項武器失靈了。隨著時間推進,資本主義在市場占據極大的優勢,資方也有相對的招式可以在勞方的抗爭中得到最大利益。像是電影中資方提出更高的資遣費,讓部分工會成員動搖,造成罷工團體內部分裂;或是使用「搭便車條款」,讓沒有參與工會或者抗爭的人,享有抗爭後所得到的成果(既然沒有去抗爭也能享有權利,那誰還要冒著風險去抗議?),都是能夠降低工會影響力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