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國,跨越漢江的麻浦大橋是生與死的界線,有許多灰心喪志的人在這裡結束性命,因此這座橋也是首爾人口中的「死亡之橋」。
然而,這個不寒而慄的稱號已經感覺不到了,現在,麻浦大橋上的欄杆設置了燈泡排列的問候語,「吃過飯了嗎?」「你最近過得好嗎?」「有什麼煩惱嗎?」「是不是累了?」,還有一張張人們生活幸福、笑容滿面的照片,在人們走過橋時,這些溫言軟語的問候以及幸福洋溢的圖片就會依序亮起。
在橋旁邊也設有生命線的電話亭,以及自殺防治的電話號碼,希望可以拯救回一條條寶貴的性命。
這是由首爾市政府與三星保險、廣告公司Cheil合作的改造企劃,希望藉由麻浦大橋的改造,洗刷「死亡之橋」的污名,首爾市政府甚至將它重新命名為「生命之橋」,這個改造獲得坎城國際創意展的鈦獅獎。
但是技術層面的改革,依然是治標不治本的作法,甚至韓國媒體報導首爾市政府2013年的統計數據,嘗試從橋上跳下去的人比前一年暴增六倍之多,這是怎麼回事?
首爾市政府特別說明,過去自殺統計只仰賴目擊者通報,現在橋上有動態感應裝置能感應到有人爬欄杆,並設有生命線的電話亭,以及增加警察巡邏,所以人數增加是因為「偵測率」提高,並非自殺率上升。
根據《華爾街日報》為麻浦大橋做的專題報導,認為企圖自殺的人數的確增加,但實際死亡人數有稍微降低,救援成功率也提高,並不能斷言這是失敗的改造。然而,2012年韓國的自殺率從前一年的十萬分之26.9降至23.8,這個數字,仍然是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其他會員國平均的兩倍。
在青壯年自殺率居高不下的韓國社會,如何「治本」的遏止自殺歪風,依然是政府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