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溢嘉專文:棋中不語?因為想翻盤─給你不一樣的老子

2015-10-23 05:30

? 人氣

老子哲學一點也不落伍,值得好好體會。(來源:人生國學微信號)

老子哲學一點也不落伍,值得好好體會。(來源:人生國學微信號)

我大學時代附庸風雅,想當個像樣的知識分子。一個像樣的知識分子怎麼能對老子和他的《道德經》一無所知呢?於是興沖沖地去買了一本陳鼓應的《老子今註今譯》,想認真學習。但讀沒多久,就感到納悶。陳先生花很多篇幅去介紹歷來各家對每章字句的註釋,我「幾乎全部跳過去」,而只看他的今譯和引述,但筆墨又太少,而且感覺和當今社會與現代人的生活「幾乎全無關係」。所以,讀著讀著,就把它擱到一邊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三年前,我應有鹿文化總編輯許悔之之邀,寫了一本《莊子陪你走紅塵》。寫完後覺得意猶未盡,引燃了我重新解讀古老經典的興趣,去年又和妻子曼麗合寫了《論語雙拼:一個家庭主婦的異類閱讀&一個知識遊民的正向觀照》;這本《與老子笑弈人生這盤棋》可說是此一系列的第三本,用意都是想活化傳統經典,讓它們能和現代人的生活接軌,並嘗試賦予它們新的時代意義。

重新覽讀《道德經》和《老子今註今譯》,我的心思與眼界已迥異於往昔。以前是想知道老子在說什麼、專家又怎麼說,如今則是過了耳順之年的我,要怎麼看老子和專家們的說法?又要如何加以評斷?這顯然不是「資料整理」而已,它需要我多花點時間獨自去摸索和思考,但我樂在其中,因為這正是我想對舊經典提出新解讀的旨趣所在。

但在解讀前,我還是需要先為老子和《道德經》做個簡單的定位。我個人比較相信在歷史上被認為是「老子」者,除了經被提到的李耳(老聃)外,至少還包括老萊子與太史儋(本書統稱之為老子),時間則跨越春秋、戰國時代;而《道德經》應屬集體創作,李耳可能是最早與最重要的主編者(後來又有人陸續添改)。至於《道德經》一書的宗旨為何?有人說它是寫給王侯看的統馭術,有人說它是兵書或謀略書,而我則認同多數專家的看法,認為它基本上是一本哲學著作,但也可以涵蓋上面幾種說法。

這也是我為什麼會把本書書名定為《與老子笑弈人生這盤棋》,而且把《道德經》的八十一「章」改為八十一「局」的原因。因為談的雖然是人生,但多少又有點棋局博弈的味道,而下著下著,漸漸感覺到其中最大的趣味就在於「翻盤」――不是掀桌式的翻盤,而是棋局裡峰迴路旋、勝負翻轉的氛圍。

老子的哲學觀點,有順應自然、虛靜無為、守柔示弱三大範疇,我在相關的篇章(局)裡都會加以論述,但不管你說它是虛靜無為也好、守柔示弱也罷,其實都是對當時主流觀點的翻盤,也是在翻我們人生的盤。在有無、高下、剛柔、強弱的二元對比中,多數人都求有求高、想剛想強,但老子卻把焦點放在反面,而且要從反面去實現正面(將反面轉化成正面),譬如他強調「無為」,然後要以「無為」去實現「有為」;標榜「柔弱」,然後要以「柔弱」去戰勝「剛強」。即使時至今日,它依然是一種非常獨特的逆向辯證法,能賦予我們不一樣的眼光,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世界和人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