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筷子來府城上課:《小吃研究所》選摘

2015-10-26 05:20

? 人氣

不假其他人分擔,這也堪稱是精采的「餘興表演」了。阿明豬心店家,當夜色接近燈火初起,便已經人潮聚集。你可以分別點了豬尾巴、乾腰子、清燙蒜頭拌豬腳肉、乾鴨腸、骨髓、腦髓、豬肝等等,這些都是招牌。燉鴨腳、鴨翅則是許多老饕的最愛。這些美食除了新鮮,唯一祕訣:隔水加熱。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但是,多數人都與我一樣,是為了「豬心湯」而來的。他的豬心薄切片就是「嫩」字形容,軟嫩中帶有微微脆感,不易複製這種口感。老饕都知道豬心要好吃,不能久煮,會老。這幾家「兄弟爬山,各自努力」店家的做法:將豬心薄片放入鋁杯,加入清雅的高湯,調味。再將鋁杯置入大鍋湯內,隔杯燙熟,這種以內外鍋的加熱烹調方式,可以將所有鮮甜腴香「鎖」在湯汁裡。燙熟後,撈起,倒入碗中,再加上些許冬粉、薑絲,淋上點米酒即可。豬心薄片直接入口,也可沾些略甜的油膏(裡面也有薑絲,這是台南無醬不歡的證明之一)。

叮嚀:豬心湯請儘快吃完,賞味期極短(三分鐘)。其他的菜餚,慢慢來無妨,外面排隊的人群,就讓他們再稍候些。現在我多去阿文,少了排隊之苦……而且更好吃(小聲)。

炭燒陽春麵─偉大的菜市場都有一家偉大的麵攤—鴨母寮市場

介紹一下偉大的「鴨母寮菜市仔」吧! 今天瘦瘦小小的自強街,乾隆年間的大銃街,那可是府城北邊各庄鄉民進出小北門的交通大道呢。如果我們說「大銃街」是當年府城連絡諸羅(今天的嘉義)、彰化、台灣北部的要道,套用現代名詞,就是清領時期的「台一線」。而這些城北外的鄉民經過了小北門,大部分的人,其實都是要到「鴨母寮菜市仔」買賣。已經兩百多年的傳統市場,光是年資,說「偉大」,不過分吧!

鴨母寮菜市場的炭燒陽春麵 。(王浩一/有鹿文化提供)
鴨母寮菜市場的炭燒陽春麵 。(王浩一/有鹿文化提供)

陳老婆婆的「炭燒陽春麵」,地處市場不顯眼的角隅,粗劣的紅磚牆已經被炭火煙薰更加灰暗,燈光也是黯淡,一旁停放的機車橫七豎八。用餐環境「不佳」(有潔癖者慎入),因此被老饕戲稱「拉雜麵」,店家也堅持不接受採訪。我去,六十年來第一次正式採訪,應該也是唯一的一次了。採訪的時候,所有的老顧客全都幫老闆美言,還有老媽媽說「從做囝仔到做阿母都吃這一家」。陳老婆婆四川人,已經八十好幾了,從麵攤退休許多年,現在是大媳婦與二媳婦掌廚。

早年,陳老婆婆還是年輕貌美的年代,世居在四川成都的桂花巷,喜歡吃辣椒,標準的「辣妹子」,直腸子,爽快,大辣辣沒什麼心機,做事低調,積極任事。趣事,有時客人對麵有意見,辣妹子拉著嗓子說:「媽的,愛吃不吃?」

大時代戰爭的原因,輾轉到了府城,也嫁了人,生了四個兒子四個女兒。食指浩繁,當年二十八歲的辣妹子,便在鴨母寮菜市外圍賣起了四川味的麵條。因為府城人的小吃太發達了,外地人的她早年著實吃了一些苦頭,口味不斷「微調」,以迎合當地老饕,但是又要維持自己的特色,這一點她拿捏的很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