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這五年,風起雲湧的臺灣經濟有感衰退、食安崩壞、國防布與驚動世界的學運、中國有感崛起、無黨籍素人當選天龍國市長......等,無一不是撼動人心的歷史性事件。
在這之間崩壞的除了政府的信譽,更是台灣的自信。
人們不再如此肯定共產黨的落後與台灣的民主,當對面終於啟動了龐大的經濟火車,領著整個歐亞大陸前進;當對面的工廠吸收了原本台灣大多數的訂單;當對面開始唱起中國人寫的歌,而不再追捧臺灣明星;當康熙來了即將停播,中國好聲音壓過星光大道;當吳宗憲在半世紀金鐘獎舞台上,說出人們不想聽見的事實。
氾濫的細節檢討,成就了什麼?
我想我能理解,馮光遠在跟吳宗憲辯論時支支吾吾的的背後,只是想辯解:「臺灣沒有這麼不堪,都是你們思想不夠正面。」卻沒有底氣敢直接說出來,因為他理智上也知道,上一代的台灣,不能解釋這一代的台灣,情感上卻無法平衡。
這矛盾的情緒不只是馮光遠有,基本上充斥著每一篇新聞、每個社論、PTT八卦版。一方面接受臺灣現況差勁,卻也無法容忍任何人批評臺灣。只是不斷的找代罪羔羊,放上木樁燒了,祈禱從此臺灣就能一帆風順。
同時,這矛盾也讓我越來越不知道怎麼看待現況。臺灣的沉淪不是一兩個女巫造成的,但又怎麼能確信所謂專家開出的處方籤鐵定見效?而不是後遺症更多的特效藥?
平心而論,無論是民間公司,甚或公家單位中都有著十分優秀,負責任的人。有加班加到地老天荒的公家單位,當然也會有瀰漫著退休氛圍的民營企業。一味批評公職不僅不合理,更只顯示發言人沒有就事論事的能力。(同理也可以套用到勞資對立的論點,但這就不在本篇討論範圍了)
而政府機構與私人公司的辦事效率差異,更不是該檢討的範圍。因為兩者最初設置的目的本來就不一樣,架構自然影響效率,只要不到誇張的慢(例如二十多年前的古巴,設立公司的文件要接近一年才會下來),就不該拿鉛筆比雞腿。
不爽不要做,真的很難
我發現最大的問題在於,一個組織中「不爽硬要做」的人員比例多寡。
不是每個新鮮人一出社會就打定「我要擺爛」的主意,多數是因為遇上不喜歡的工作內容或氛圍,漸漸磨損了熱情,慢慢成為行屍走肉,最後變成每天念著「這就是現實社會啦。」的人。
一般而言,遇到不喜歡的環境,走就是了,但在台灣社會並不能接受這樣的人。彷彿只要一認錯,這人就是沒耐性、沒忠誠、沒能力。或許會有人辯解,都是為了一口飯吃,但老實說,只要是認真工作的人,很少人是離開現在的工作就會餓死的,尤其是在年輕力壯的時候。實際上都是來自社會,或自己給的心理壓力,導致許多「不爽硬要做」的人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