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進到了年底的廣告旺季,在忙得昏天黑地不可開交時,朋友傳了一個影片給我,順便問了一些廣告業的問題,我才注意到這支影片,當下我看完後只覺得,這家製作單位搞砸了。
先回答朋友的問題,據傳這支廣告製作到完成拖了一年,是有可能的嗎?我回答有可能的,因為大客戶的網路廣告影片,可能是先發包給大廣告代理商(簡稱廣代)、大廣代再發包給中廣代、中廣代再發給小廣代,小廣代最後發給製作公司。也就是說,不管是提案、演員試鏡、腳本設定、影片修改,製作公司都要面對小廣代、中廣代、大廣代、廠商大人;就像是你中午開會便當要買什麼,要先問過公司同事、主管、老闆、然後注意幾個人吃素、誰不吃牛肉、老闆跟客戶喜歡吃蝦捲還是雞腿等等,這是一個漫長又繁瑣的過程、永無止境的修修改改,所以製作期拖了一年是有可能的。
第二個問題是,該廣告有沒有可能是為了炒新聞?我回答看起來不像,第一是大型客戶通常已有穩定客源跟知名度,廣告目的大都是維持商譽和提升企業形象,不可能使用暗黑行銷;再來是該廣告在被抨擊後就下架了,所以不太像炒新聞。
以廣告劇本來說,通常我自己在設定「意識形態」時,都會避開男女感情爭議的部分,因為廣告必須要面對到大眾,每個人感情的情況都不同,即便很多人都有感情上的「共同經驗」,拿少數情侶的負面個案去作為題材,對廣告來說是一件危險的事情,特別是廣告的分鐘數都很短,既使是微電影類型的廣告通常也只有幾分鐘,很難去深入地刻畫一個角色的背景和闡述影片的世界觀。
拿本片為例,男主角被設定為工具人,女主角被設定為公主病,在分鐘數的限制下,只能看到一些很表面的事件,比如說女生分手後還要男主角幫忙買票,劇情並沒有交代男主角為什麼成為了工具人,以及女主角為何有如此公主的個性、是否因為成長的背景造就兩人如此的交往模式等。在劇情設定上也有矛盾,既然女主角有公主病,為什麼不使喚現任的男朋友,還跑去找前男友麻煩,更何況在新情人的視線範圍下去找舊情人,這不是感情中的忌諱,理應避免的嗎?
本片的導演跟演員表現都有其水準,不然也不會引起這麼大的迴響,主要的問題在於「守門人(gatekeeper)」,也就是選擇跟把關的人出了問題,這支廣告明顯的是守門人把自我的意識放大,凌駕在大眾的群眾意識之上,當廣代或客戶不參考市場反應而一意孤行時,就會有自爆的風險。比如說之前連勝文的一直玩一直玩廣告,就是競選團隊認知的連勝文形象跟大眾認知的形象差太多,而同樣引發社會的爭議。廣告本身沒問題,換個人就好,如果在眾多年輕人說出「如果我有錢」後,是陳金鋒出來說「如果我有錢,我要帶著台灣偏鄉的小棒球員去看看大聯盟!」,這會是一隻多動人的廣告?
廣告的本質是行銷,也就是要幫客戶帶來效益,引起不必要的兩造爭議本就是該避免的事情,我曾經也犯過錯,下場就是要幫客戶加拍另一支廣告來彌補,該案以賠錢作收。然而,如果是電影或是獨立製片,只要資金是自己的,沒客戶沒壓力,想拍什麼就拍什麼,能引發社會爭議更好,反正電影本就存在所謂的藝術價值和批判性。
以我個人來說,就曾經拍過一個兩性感情的題材:婚姻中,有些女方會將床笫之事作為感情中的談判籌碼,男方因長久的無性生活,最後導致肉體外遇。這部片是我的學生製片,預告片出來後受到了廣大的迴響,目前在Youtube的點閱率超過了2100萬人次,比我任何一部商業製片的點閱率都還來得高,是我始料未及的結果。
*作者為導演、影像工作者。現為牡羊座創藝影像有限公司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