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膩又難吃的甜甜圈,為什麼能大排長龍?一個方法讓從未營業的餐廳也能變「此生必吃」

2015-11-16 11:33

? 人氣

你可能曾在網路看到某間大受好評的餐廳,可能是拉麵、小籠包、甜甜圈或霜淇淋,幾乎所有人都說很好吃,於是你慕名前去並排隊排了2、3個小時以後,嚐一口,換來的竟是滿滿苦悶:怎麼這麼難吃!網路上的評價真的可信嗎?一個小實驗發現,就連從未營業過的三明治車,只要有網路寫手加持,這台幽靈餐車也能成為排隊名店……

從未營業過的快餐車,也能成為排隊名店

網路上一篇一篇的網誌、食記成為我們決定要吃什麼的重要參考。我們很少會相信業者在文宣廣告裡的說詞,但是對於「陌生人」的說法,卻總是認為它客觀又具有參考價值,因為他們大概沒理由欺騙我們。但是,這些評論真的都值得信任嗎?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在2015年世界公視大展上映,由加拿大媒體CBC拍攝製作的調查報導影片《按讚的騙局》(CBC News:Marketplace-Faking It)裡,製作單位進行一個大膽嘗試:他們替一個三明治快餐車設計了商標、架設官網、拍宣傳影片,還請來寫手撰寫推薦好評,一切看起來準備得相當專業且周到,唯一的問題是:這家快餐車從頭到尾都沒有真正營業過!

真假評論,你能分辨嗎?

拿錢辦事的寫手,憑著業主提供的照片與文案,可以輕鬆寫出彷彿親身經歷過的美食體驗,而且還會附帶一些故事背景,像是「我上次去出差的時候偶然發現這家店,真是太美味了!」之類的,這些評論還會放上Facebook等社群媒體,被更多人看到。製作單位還準備了兩則一真一假的美食評論,隨機請路人分辨,結果大部分的人反而都以為假的那則評論才是真的!

回想起來,你有沒有過類似的經驗,就是當你跟出身某地的朋友,提到網路上介紹當地有哪些好吃的名店的時候,對方的「在地觀點」通常是不以為然?很顯然,部落客的觀點不全是真理,更別說會有真假難辨的問題。

JessieJacobson.jpg
就連從未營業過的餐車,寫手也能把它說成此生必吃(圖/JessieJacobson@flickr)

只要在影集出現20秒,再普通的食物也能搖身一變成為時尚象徵

另外,你是否曾發現,一些明明很普通的食物就是莫名其妙紅了起來,搞到滿街都是?在《味蕾職人的杯子蛋糕經濟學》這本書裡,就拿在西方家庭很尋常的點心——杯子蛋糕為例,本來是給小孩子吃的食物,只因為在影集《慾望城市》出現20秒鐘,就搖身一便成為都會女性的時尚甜點。

NateSteiner.jpg
原是平民美食的杯子蛋糕,被炒作為時尚高雅象徵(圖/NateSteiner@flicrkr)

《慾望城市》中,有家「木蘭烘培坊」的招牌在片中只出現了1秒,片中演員吃杯子蛋糕的時間也只不過20秒,而且之後杯子蛋糕再也沒有出現,沒想到從此之後,木蘭烘培坊的業績竟然成長了2位數!

為什麼劇中明明沒有大量強調,卻還是爆紅?追根究柢,竟然是旅遊業者造成的。有業者推出「慾望城市景點之旅」,其中一個行程就是帶旅客到木蘭烘培坊一遊,因此原本是兒童點心的杯子蛋糕,突然搖身一變,跟「慾望城市」一樣成了「時尚、美饌、魅力」的代表。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或許從以上的故事我們可以知道,那些爆紅的商家,或許商品起碼有一定水準,但是在商品本身之外,行銷才是最重要的戰場!

《按讚的騙局》於2015年世界公視大展精選上映,影展詳細資訊請見官方網站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