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開始,日本福島縣小學四年級到高中一年級的孩子們,都開始有一本「肥胖手帳」(手帳,即記事本、行事曆),學生每天都要記錄下體重與身體狀況,因為福島縣是肥胖傾向比率全國最高的地區。設計並發布手帳的福島縣教育委員會是否有點「白目」又「殘忍」?難道孩子幼小的心靈不會受傷嗎?況且,寫個手帳就能「防胖」嗎?但日本人之於手帳,就是有這份信心。
日本人對時間的嚴謹程度,從分秒不差的電車時刻就能窺一二;日本人強調事前計畫,所以在當地找打工時,直接上門硬闖行不通,就算人已經到現場,店長也會慢條斯理地告訴你「請用電話預約時間」(以上為親身經驗)。用來規劃時間行程的手帳,深入日本人生活,似乎是契合他們個性、理所當然的事,但很多人一定好奇,在智慧型手機當道的時代,手帳還管用嗎?
從百家爭鳴五花八門的手帳類型不斷推陳出新,從上班族專用、以效率為主的「能率手帳」,可以看風水、看星座、看天文的特殊手帳,到地域型的「京都手帳」等形式應有盡有,加上書店到下半年就開始強力宣傳的大陣仗,都不難發現,手帳雖然曾遇上數位產品搶市場的危機,卻依舊存活下來,而且漸趨精緻,他們洞悉日本人的個性,是故抓緊了消費者的荷包。
以出版實用書籍、手帳為主的出版社高橋書店,實施了一項「手帳に関する意識と実態調査(手帳相關意識與實態調查)」,隨機抽樣了住在大東京地區與大阪地區20歲到60歲世代的900名男女。根據今年邁入第九次的調查發現,相較去年,回歸到紙張記事的人反而增加,而很理所當然生活在智慧手機時代的20世代青年,則指出了「科技產品的行事曆管理和電池容量讓人不放心」、「在和對方討論事情、預定行程時,用智慧型手機顯得不莊重」等看法。
前者是每個人都會有的經驗,以實用性來觀察不難理解,後者則是包含了日本職場的「マーナ(禮儀、規則)」(編按:此處拼字錯誤,應是「マナー」)。雖然無法因此下定論,但用紙張書寫取代指尖輸入,傳達出的是對事務的重視,所以必須親筆記下,就像初見面時交換名片,搞不好比藍芽傳輸或email聯絡來得更容易搞丟聯絡方式,但互相作揖的動作,卻是彼此交流的必要儀式。
從集團生活回歸到個人空間,書寫,作為紀錄、整理,幫忙理出脈絡,掌握自我步調,每一本記錄下自己的生活點滴,每一本彷彿是個人歷史,套用日本知名手帳品牌HOBONICHI的廣告詞「あの日、この日、あのとき、このとき、どんな日も、あってよかった。This is my LIFE.だれと取りかえることもできない、 わたしの、わたしだけの日々。This is my LIFE. This is my BOOK.(那一天、這一天,那個時刻,這個時刻,無論是哪個日子,能夠度過的都是好日子。This is my LIFE.那是誰也無法奪去的,是我的,也僅屬於我的日常。This is my LIFE. This is my BOOK.)」也因此日本人保留紙製日記、筆記本的保有量,在世界數一數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