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根據我實際穿著的體驗,這種穿法不太可能──首先,兩道裙邊的距離並不一致(也有差不多相等的,但絕大多數都差了快10 公分),無法對準前後身之外,也會因為裙腰的拉扯而使裙邊線條歪斜,反而不美;再者,我試著把裙邊穿在前後身中的時候蹲馬步(因為家裡沒有驢⋯⋯),開衩並不會出現在正中,而是兩側。換句話說,這樣穿裙子騎驢的話,布料會堆疊在身前和背後,反倒兩條腿在外邊晃來晃去。
假使把裙邊放在身體兩側,跨坐時兩片裙不僅不會像一般裙子那樣卡住雙腿(若有人試過穿長裙騎腳踏車,就能體會那有多麻煩),而且分開的裙片還能好好地蓋住雙腿,可說是十分優雅的騎乘裝束。
此外,兩片裙的裙片邊緣往往會縫綴約兩公分寬的花邊。身體兩側裙緣的細長花邊可以把穿著者的下半身修飾得更為修長,放在身體正中反而顯胖──而且若把裙子較寬的重疊部分穿在身後,使裙邊落在體側較前的位置,「顯腰顯瘦」的修身效果還會更加突出!
兩片裙唯一的缺點是不大抗風,風力稍強就會翻飛不已。對現代女生或許有走光的危險,但宋代女人裙裡都會穿長褲,這種凌風欲飛的效果倒顯得飄飄欲仙,反成其美了。
裙上細褶考驗儀態
「趕上裙」雖然只是南宋後期的一種特殊時裝,到後世似乎就湮沒消失了,但兩片式的裙型其實流傳了下來。明清時期女子流行的「馬面裙」正是這種兩片裙的變體──兩片獨立裙片部分重疊縫綴於裙腰,穿著時另有一部分相互交疊。只不過馬面裙重疊的「馬面」(或稱裙門)較窄,通常只有在前後身重疊約30 公分寬,身側打上好幾個褶子,雖然「兩片裙」的元素依舊,但追求的就是寬大華麗的效果了。
也因為裙片的重疊部分縮小,圍合效果差了很多,看來寬鬆的馬面裙反倒不適合大步行動,而更講究蓮步輕移、婷婷裊裊的端莊儀態。正如張愛玲《更衣記》的形容:「裙上的細褶是女人的儀態最嚴格的試驗。家教好的姑娘,蓮步姍姍,百褶裙雖不至於紋絲不動,也只限於最輕微的搖顫。不慣穿裙的小家碧玉走起路來,便予人以驚風駭浪的印象。」
審美品味的改變造就了新的服飾,而新的服裝又再改變了人的行為與審美。在這銜尾蛇般的歷程中,各種設計元素的傳承、影響與變化,研究起來是多麼的有趣呀。
文/ 龔元之 繪圖/ 陳巧廷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or旅讀中國
【作者介紹】龔元之
台灣大學歷史學學士、北京大學歷史碩士、北京大學科學史博士。就讀北大期間因受變換分明的四季美景所誘,愛好出遊賞花,從而引發了對傳統色彩以至傳統服裝的研究和製作興趣。現為北京師範大學與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中國語言文化中心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