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又天專欄:〈夜來香〉是為著什麼而「淒愴」?

2016-01-31 06:20

? 人氣

是可見,鄧麗君、蔡琴一輩只把握到老歌美善的一面,再後來者,有些就連一面都掌握不到了。近年王若琳也唱過它,換了個曲風,歌詞則記成「那夜鶯啼聲輕唱」,和鄧麗君兩樣地沒有了原詞的含蘊。這就不是什麼「另一種演繹」,而只是把那詞曲拿來作成她的另一首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以前我不太瞭解原作者為什麼要用「淒愴」這樣恐怖的詞,會不會太過?直到2012年7月,我靈光一閃,才發現了黎錦光寫「淒愴」而李香蘭這麼唱的理由,發現了這個以前沒人講過的秘密──雖然它明明白白錄在唱片裡!

此外,也正是在「淒愴」兩字上,李香蘭咬字不準,唱得像「細滄」──「愴」的標準讀音是ㄔㄨㄤˋ(chuang4),她唱成ㄘㄤ(cang)。或許這也就是之後鄧麗君之所以把它記成了「細唱」,可惜當時的沒人注意到,這便與前句的形容詞「清涼」詞性不一,失了對仗,又失了惶然心境的暗示,使全曲變成一首唯美的閒情之歌,意蘊便遠遜原作了。

話說回來,李香蘭為何沒有按標準國語的發音來唱?僅說「愴」字,如果堅持讀作標準的ㄔㄨㄤˋ音,似乎便不能如ㄘㄤ音表現出那種蒼白的心慌。再查《說文》,「愴」字為「从心倉聲」;查閩南語和粵語詞典,「愴」的讀音也和「倉」、「滄」相同,只是聲調不同。

那麼,是不是可以說,現在國語「愴」的標準讀音,比較不能表露「愴」字內含的情感?即便如此,我們寫歌唱歌,可以為了順口與充分表達情感而改變標準讀音嗎?在什麼情況下可以,在什麼情況下不應該?或者可以要求教育部增訂「愴」的標準讀音,從官方路線解決?

創作就是經常會碰到這種顧此失彼的問題,而我們研究、解讀,便須如此多方面的引導大家去裁量各種緣由與需求,不能急於立下一定的教條來論斷是非。應當在一開始先建立一個整體的視野,確定每首歌的歷史背景,其原本承載的情感、擔負的任務,及之後使用情形的流變,而與細部的分析互相校正,才好漸次完善理論……上面這些是論文,寫歌唱歌的朋友略讀過去就可以了。

那麼,寫歌唱歌的朋友,碰到這種顧此失彼的問題時,怎麼辦?我的答案:跟著感覺走。

我真的沒有更好的答案。大家再去找蔡琴的〈夜來香〉來聽,你會聽到,她唱對了:歌詞是「淒愴」,讀音也很標準,「ㄔㄨㄤˋ」捲舌捲得剛剛好,不多不少……可是,這有淒愴的感覺嗎?然而話又說回來了,蔡琴唱老歌,招牌就是字正、腔圓、音準、情感也發而中節;如果想像她學李香蘭把這個字改讀作ㄘㄤ,情調也再恐怖一點,是不是又會有些不對勁?這個問題,或許得請教蔡琴本人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

胡又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