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多人而言,人生的價值取決於生活質素的高低,痛苦的人生不值得繼續,快樂的人生則反之。問題是人生到底是苦是樂呢?一般來說答案理應因人而異。哲學家 David Benatar 卻大膽指出,雖然現實上人們的生活質素各有高低,差異也相當顯著,但如果認真審視,便可發現客觀而言,所有人的人生其實遠比所想的痛苦。下文會介紹他的理據並簡單回應,讓讀者思考。
說人生遠比我們所想的痛苦,想必會遇到很多反對聲音。現實上不少人真心覺得自己活得幸福,旁人有什麼理據質疑?於此回應可分為兩部份,首先是說明一般人對自我生活質素的評核都不可靠,然後是證明為什麼客觀而言所有人的生活都是苦多於樂。對於第一點,Benatar 提出一些人類的心理機制為理據,以下會簡介其中兩種,分別是樂觀偏誤和適應能力。近年來不少認知心理學研究指出,人們普遍會高估自己的快樂水平,認為自己的生活比大部分人要好﹙但這明顯是統計上不可能的﹚。這種樂觀偏誤的成因之一是人較容易記住開心的往事,而忘掉不快的過去,此其實與人類抑制傷痛記憶的心理自我保護基制有關。當然,樂觀偏誤的程度會隨不同文化和社會的狀況有異,但大體上仍是普遍的現象。另一方面,人的心理適應能力亦是影響因素。準確的主觀自我評核,理應隨自身客觀條件而改變,例如經濟或情感狀況轉好時,我們應該覺得比以往快樂,反之亦然。而當客觀條件不變時,評價就不應更改。可惜人的主觀評核現實上並非如此運作,人類心理上很容易適應新條件,從而不依據當初的判斷。心理學上有所謂幸福「設定點(set point)」理論。此說認為每個人長遠而言都會回歸到固定的幸福水平,不論環境如何變遷。比方說某人意外失去雙腳,最初一段時間其幸福感當然大跌,但一至兩年內便會回復至意外前的相若水平。有趣的是其實惡劣狀況並無改變,失去雙腳引起的生活不便依舊存在,但自我期望修正下,我們卻淡化客觀的不便,漸漸不再感到當初那麼悲痛。所謂時間會治癒一切,正是其積極面向的體現。但這種適應能力的壊影響就是令人高估自我的幸福水平。
或許有人會反駁說,主觀的自我評核其實會影響客觀的生活質素,因為如果你認為自己快樂,你就真的會比較快樂!所以高估自我的幸福水平反而是好事。雖然這反駁有一定道理,可是這種正向心理的效果其實很有限,一個百病纏身的人即使認為自己仍然過得不錯,但當其病發,痛楚難當時,還是會覺得生不如死。退一步而言,即使高估自我的幸福水平會使人更快樂,這亦只能令我們過得好一點,人生仍舊可以是苦多於樂。由此我們可以轉入第二部份的討論,仔細審視人類的真實生活,論證所有人的生活何以都是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