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擾是我的溫柔!心理師:從宮崎駿電影《神隱少女》學會分手該有的態度

2016-02-21 11:00

? 人氣

在諮商工作中看見許多互相折磨的例子後,這些年來,我對於「失愛」這件事有更多深刻的反省與體悟。

雖然曾經有人說:如果這世界上有人告訴你一個可以「從失愛中解脫」的祕方,你絕對不要相信他。我還是認為,「失愛」其實存在著一種可以依循的心理軌跡。也許心理學還沒進化到可以提出一個「沖脫泡蓋送」(燙傷處理的標準流程)的「失愛處理流程」,但絕對有一個比較符合心理狀態的做法,能讓我們好好整理傷痛,走向復原。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我用五個字來形容這段心理復原歷程:斷、捨、探、拾、離。

【斷】

「斷」指的是先「切斷」與他之間的聯繫。這點和許多婚外情研究的說法一致—心理學家認為,要處理一段不合時宜的感情,最初的方法就是先截斷與對方之間的連結。必要時,你要盡可能讓自己別再接觸這個人;也許是換電話號碼、更換原本習慣的路線..以免在心理準備不足的時候,又「觸景傷情」。

【捨】

「捨」指的是「捨棄」某些儲存了這份情感回憶的事物。所以有些人在分手後,會將屋子裡與對方有關的物品通通清出去;或者透過將這些紀念品一點一滴歸還給他的歷程,進行失愛後的「捨棄儀式」。

【探】

「探」指的是「探索」被你清空的人事物的意義。在前一步驟的「捨棄」中,因為我們捨棄了許多過往事物,頓時你會覺得心靈上產生一股空虛的感覺。這種感受我自己曾有多次深刻體驗,那是一種甚至會令人懷疑生命是否無意義的孤單感。但只要你願意往心頭上的空洞向內探索,你會發現自己缺少的是什麼?比方說:一個可以陪你吃飯的人、一個能夠保護你的身影...那往往是你生命之所嚮,只是透過愛情加以展現而已。

【拾】

「拾」指的是「重新拾起」被你清空的人事物。在這個階段,你會發現先前的「捨棄」憑的全是直覺,那時不管「想要」或「不想要」,都一概被心靈給屏除遺棄。但經過「探索」的歷程後,我們開始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於是又重新去將它拾回來。

比方說:有些人分手好一陣子後,突然撥打電話給舊情人,就是一種「拾起」的舉動。但這裡你可以做一個簡單的自我評估:倘若,你沒有經歷過「探索」階段,這時的「拾起」其實就是一種「未曾放手」;但如果你確實經歷過「探索」階段,「拾起」時,不論對方反應如何,你都能獲得或多或少的「釋然」。

【離】

「離」指的是「心理上的分離」。那是一種伴隨祝福的心情—曾經,我們在愛中互相埋怨、互相傷害...但隨著我們「切斷」、「捨棄」、「探索」,然後「重新拾起」,我們便為自己保留了一段青春回憶。

當記憶永存心底,又豈會在乎人是否在身邊呢?這是真正的「永恆之愛」。經過以上歷程,我們開始理解到:其實愛的層次很多。只是年輕時,我們想像的愛也許較為狹隘而已。

「好久不見」,謝謝你愛過我

曾經,我非常喜歡陳奕迅的一首歌《好久不見》,歌詞裡頭這麼說著:「我多麼想和你見一面,看看你最近改變,不再去說從前,只是寒暄,對你說一句,只是說一句:『好久不見』。」

但現在,我更喜歡電影《神隱少女》裡頭所說的那句話:「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捨,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

是的,即使命運可能讓我們「無緣再見」,我們也開始有能力在心理上「揮手道別」;就算命運可能讓我們「有緣再見」,我們也開始有能力在實地相見時,能用一種「不忍打擾」的優雅,來表達我們的「心存感激」。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三采出版《如果,愛能不寂寞。
(篇章:後記─好久不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皓宜心理師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