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1月下旬,一個超級寒流打遍了大陸,甚至台灣的茶園。按過去的經驗,雪後春芽,高冷出好茶。但最近的一份大陸主要產茶區「寒潮影響」的報告,讓我們對今年的春茶,打了一個問號,究竟是凍傷還是雪芽。
茶,是南方佳木,沿著北緯23°,從台灣到大陸東南、西南茶區,好的茶區都是在北迴歸線的上下,約略由北緯21°到北緯25°。2016年的2月19日,台灣的嘉義縣長張花冠,親自在台北,為「阿里山高山烏龍茶」做了一次主題名為「識茶」的沙龍發表。
張花冠縣長在致詞的時候,特別提到了1月下旬的「瑞雪」,讓阿里山高山烏龍茶的生命力更為旺盛,她引述茶專家的說法,阿里山茶2016年的春茶品質可期必屬雪芽佳品。在「識茶」的現場,我和五行出版集團的梁先生,普洱茶(壺)藝總編輯羅英銀女士,一起分享了2015年的阿里山冬茶,的確是高山雲霧出好茶,台灣有個阿里山世界有名,張花冠縣長要把「阿里山高山烏龍茶」當成嘉義縣的一張名片了。
為了瞭解寒流會否對茶造成寒害,台灣南投縣霧社鄉的「合歡高山烏龍茶合作社」理事主席周凱律,在2016年1月28日,邀請我去了一趟霧社,那已是瑞雪之後,茶區裡生長旺盛墨綠的青心烏龍茶樹,油潤肥壯,周凱律也是豎起大拇指,以30年世代做茶(他是賽德克族人)的經驗,把他的好茶分享給我。
那麼,從聽張花冠縣長說茶,到周凱律理事主席做茶,我相信2016年1月的一場雪.,台灣的高山烏龍春茶必屬「雪茶」佳品了。
在中國大陸的主要茶葉產區,2016年初的霸王級寒潮,對春茶的生長和產銷,又會有什麼影響呢?由於微信的傳播速度和擴灑力,寒潮造成茶葉受害的照片已任四處流傳,尤其是雲南省的普洱茶,成為茶友首要關注的產區。
首先是2016年1月25日,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海縣茶葉局的一份報告指出:「2016年1月25日勐海縣受寒流影響,我縣境內的南糯山,帕沙,班盆,老班章等古茶山茶區受不同程度的凍雨災害,目前,南糯山受災最為嚴重,茶葉受災面積約為8000畝,其中古茶園3500畝,生態茶4500畝……其他茶區還在統計中。」
經過了一個多月,對於冰雨是否造成普洱茶的傷害,我和幾個知名產區的茶農、收茶人和茶產地管理人聯絡,大約得到的答案,是偏向於沒有什麼嚴重的災情,而且對品質的提升有助,尤其是冰雪的寒冷,凍死了許多蟲子,對開春以後的茶樹生長,會比較沒有病蟲害。
雲南農大茶學系畢業的朱偉,在茶廠工作,他以茶學本科生提出的意見,更為清晰,他說,1月份的寒雪使得茶樹芽頭的生長點受凍,甚或凍傷,造成春茶的芽晚發,估計要遲推半個月,但凍後長出的春芽,較少病蟲害。尤其普洱茶樹是耐寒的植物,雲南的主體氣候,所形成茶樹的生長,在品質上較其他產區或省份的茶樹品種,抗寒力更強。
3月2日,我在昆明和易武茶區的茶園基地負責人李朝躍聯絡,他告訴我,再過一週,整個版納地區的春茶,小樹就要開始採收,大樹茶到3月中旬左右也可採摘。班章茶區的茶農高建忠也告訴我,樹齡大的茶區,經過冰雪,品質更值得期待,很快就可分曉。
氣候的變化,對普洱茶的影響是很大的,在昆明,一位茶專家說,從2010年到2013年,雲南連續4年的乾旱,媒體也是大肆報導,而只講茶價,只看供需,卻不知乾旱對普洱茶的品質是加分的。和紅酒的概念一樣,每年的氣候影響了品質,可以歸納出「好的年份」,像是1961年、1982年、2000年、2005年、2009年,甚至2010年的年份的佳釀,都成為追捧的對象。受到乾旱、冰雪的洗禮,香氣強了、內質豐富了,普洱茶的「年份說」是否也是如此?
2016年1月的普洱茶,受到冰雨和雪的覆蓋,的確一些小樹茶受到災害而凍傷,但綜合得到的說法,受傷的情況並不嚴重,反而是,病蟲害少了,茶樹的生長更具生命力,本質健壯,必是好茶,也許2016年,會成為普洱茶的「年份說」元年,不妨期待2016年,會否是6年來最佳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