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首要:找到目標客群,抓住他的眼球!
有效行銷的第一步就是釐清自己想要的目標客群,了解他們的喜好,找出他們出沒的場合,適合溝通的時段、場景和話術。訊息紛擾的現今,消費者無法靜下心來慢慢吸收廣告主想要跟他溝通的內容,於是乎,廣告主需先設法抓住目標客群的目光(吸睛),引發他們的興趣,誘使他們自主性的主動搜尋,去了解廣告主的一切。
一人一票的民主社會制度下,政治人物深知未來的選舉成敗,都將掌握在首投族及年輕一輩的社會人士手中,自然向年輕人感興趣的網紅、直播、抖音靠攏。且智慧型手機普及,訊息能被快速傳遞的狀況之下,捨棄艱深難懂的通篇大論,改以淺顯易懂的民生日常,更能讓民眾產生共鳴,引發討論,甚至分享擴散。
政治網紅需有其個人定位和顯著的包裝,好比柯文哲就是以素人起家,所以他呈現的定位就是:不按牌理出牌、自然不做作。韓國瑜以賣菜郎CEO為出發點,塑造出他一針見血、貼近民情。陳其邁則是高雄在地人兒,帶你走訪高雄,大打暖男牌。
吸睛需掌握關鍵兩點
這樣的形象定位,就是吸睛過程中留給目標客群印象中的「記憶點」。無論是個人或企業在經營品牌或社群時,都須先確定自己的定位,無論是一句口號、一種企業色、一份感覺……目的就是為了在目標客群的大腦中佔有一席之地,讓其在日後有需求時能想到並做選擇。
而這個「記憶點」除了能制約目標客群外,也將延伸出相關文案、輔銷品形成在做口碑傳遞、轉介紹時的依據,也就是「轉介點」。例如:名片、粉絲團、書、看板……無論是記憶點或轉介點,都必須依附在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的「五感」之上,令目標客群有所共鳴、有所感,吸睛自然是易如反掌的事。
搶當政治網紅,只為滿足行銷人性
以往政治人物都是靠大眾媒體去包裝形象和傳達政見及理念,礙於頻道要求,往往不是被斷章取義,不然就是無法盡情就各類主題暢所欲言。直到出現了Facebook、直播等新媒體工具,政治人物開始能對即時民意自然應對後,不受「守門人」刻意過濾的管道,反而能呈現出最真實的面貌。
以往問政犀利的政治人物,在直播鏡頭前呈現出的平易近人,這樣的反差萌徹底吸引民眾的目光。其實,政治人物跟藝人名人一樣都是公眾人物,會有許多形象包袱,若能讓人看見私下不為人知的一面,往往都能引發不少討論。
這時,政治人物想要跟民眾拉攏感情,就是順水推舟的事。個人認為政治人物紛紛搶當「政治網紅」無外乎就是為了滿足行銷人性,箇中有四大理由:
親民形象
情境共鳴
掌控畫面
互動即時
或許搶當政治網紅,可增加不少選民對其的認識與關注,但回歸本質,選民最在意的還是這些政治人物有沒有真正為民喉舌?有沒有實質政績?眼前這些粉絲數、按讚數,無論衝多高,仍如浮雲一樣虛幻。希望他們別迷失在虛擬世界裡才好!
作者介紹│鍾婷
中華自媒體暨部落客協會理事長;港台青年創意聯會副主席;匠心文化創意行銷有限公司數位整合行銷總監。長年關注兩岸、東南亞市場,以行銷面向,輔導新創事業、企業轉型。曾於政府部會、各公協會、各大專院校等近百個單位,講授品牌經營、網路行銷、創意商機等相關課程;現年專司講授自媒體行銷、全通路口碑行銷。
責任編輯/林安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