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錶是沒有錶帶、隨身攜帶的鐘錶。傳統的懷錶為指針式的,是用一條錶鍊繫在衣服口袋中,使用的時候再掏出來。懷錶也可以固定在衣領、腰帶等處,或者不繫錶鍊。
15 世紀末,發條驅動的鐘錶促進了小型懷錶的生產。到了 1510 年時,德國紐倫堡的鐘錶之父彼得·亨萊因(Peter Henlein)製造了很多懷錶,此後懷錶便逐漸在歐洲流行開來,成為上流社會人士的常見用品和裝飾。到如今,大家想起製造懷錶最著名的國家大概是瑞士了。
19 世紀末,鐘錶製造者開始生產外形更為小巧的手錶。早期的手錶主要流行於女性。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戰場上的官兵發現手錶比懷錶使用更加方便。此後,手錶也逐漸在男性中普遍,取代了懷錶的地位。
現代也有一些男性出於懷舊或裝飾的原因,選擇佩帶懷錶;但是隨著手機的普及化,不少人會以手機作為顯示時間的工具,而這種「放在口袋裡」的懷錶,又再度流行。
懷錶因其造型分兩大類:獵用式懷錶外面另加有透明或不透明的殼罩;敞開式則不加殼罩,另外還有帶部分殼罩的半獵用式。
懷錶是「放在口袋裡的錶」,就像把時間放口袋裡細細收藏、回憶著一般。
文/Rou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Pinkoi 設計誌(原標題:懷錶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