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和兄弟姊妹一直處不好,建議檢視一下父母與你們溝通的方法。
我有一個諮商客戶,常常與兄弟姊妹吵架。主因不外乎是,爸媽打電話給姊姊,說嫂嫂對他們不好。然後姊姊就找哥嫂質問,大家就吵起來。要不然就是爸媽跟哥嫂說,出去跟小妹吃飯時,小妹都不付錢。哥哥就去說小妹一頓,小妹就不跟哥嫂講話,就這樣一直循環。一直到我的諮商客戶把全部兄弟姊妹都找來,商討出一個家裡的溝通原則:如果爸媽說的是別人,那就鼓勵爸媽跟那個人直接溝通,不要介入插手。之後,家庭安寧無比。
諮詢小案例
挑撥離間,不只能把好朋友的友情給挑掉,連親子之間也很可能會發生同樣的情況。我以前有一個家庭諮商的案子就是這樣。這家人來找我,是因為他們全家無法相處,一直大吵小吵不斷。我諮商後發現,這家媽媽有挑撥離間的溝通習慣。
比如,先生回家很累了,對太太講話口氣差,太太上班一整天,回到家還要煮晚餐,先生回家卻這樣對自己,覺得很委屈。太太就跟先生說:「就是因為你常常會這樣陰陽怪氣的,所以孩子都不願跟你親近。」先生很氣的問:「孩子都說我什麼?」太太就慢慢的說:「孩子就說你常會無緣無故的對他發脾氣呀!他都說爸爸是一個臉很臭的人。」
還有一次,孩子遲交功課被扣分,媽媽想要教訓孩子,卻不想破壞跟孩子的關係,所以就說:「你爸就常說,你這孩子天生懶,愛拖拉,你看遲交被扣分了吧!」媽媽抱怨說不知道為什麼,這孩子和爸爸非常疏遠,盡量不講話,如果碰上了非講話不可的時候,一定會吵起來。
孩子和爸爸會疏遠,總是看對方不順眼,是因為有一個他們都非常信任的人居中挑撥離間。我們會挑撥離間,常不是有意識的在做,是因為我們不想用自己的口直接給對方反饋,就借別人的口來用,並沒有思考過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
所以,要預防挑撥離間帶來的傷害,就是要提醒自己,有什麼事想說,親自使用肯定式溝通去說。另外,如果你聽到A跟你說,B這樣講你,不管你有多信任A,都最好親自去跟B溝通這件事。
宇凡的悄悄話—家有叛徒
我們都知道,大人在面對孩子時要一致(united front)。但只要是人,面對可愛的孩子,都想討好。人的本性,也都想拉攏別人站在我們這一邊。大人,也是人。所以,大人也會下意識的排除異己、拉攏討好孩子,這個過程細微難以覺察。有時,面對孩子,即使大人看起來做的決定是一致的,但私底下,幾句言語其實就能造成分裂,讓孩子埋怨不已。
大人要一致,意思是,在這個給孩子的規定下,大人是站在同一邊的。
孩子必須覺得,這個決定是大人一起做的,他們每一個人都是這麼認為的,這個規定才有效,孩子才會欣然接受大家的決定,不會覺得還有討價還價的空間。所以,如果其中有一個大人跑去跟孩子說,這並不是他的決定、他不是這樣想的,即使這個大人沒有破壞規定,其實他也已經出賣圈圈裡其他的大人了。
在這個分裂、拉攏、討好的過程中,最大輸家、受傷最深的必定是孩子。孩子還小,對多數的事情還沒有定見,可是如果大人們給了他規定,又有大人跟他說,其實這個規定也不是很有道理,孩子一定會覺得自己很倒楣、很容易就怨天尤人、很容易不開心。
作者簡介|賴宇凡
美國NTA自然醫學營養治療師,美國加州大學婚姻與家庭問題諮商及學校心理諮商雙碩士、美國傅爾布萊特學者、知名暢銷作家。出生於台灣,原本從事心理健康工作,曾擔任美國加州大學心理諮商講師、中國華東師範大學特約心理諮商師及講師。擔任心理諮商師期間,發現心理及情緒問題與食物有緊密關聯,因而轉換跑道投入自然醫學領域。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如何《情緒界線:孩子人生必備的競爭力》
責任編輯/陳憶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