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親下班後回到家,一歲十個月大的兒子熱情地跑來迎接她。經過一天的分離,兒子想和媽媽「重新連結」。
然而,媽媽卻想先卸下她的職場角色,再投入媽媽的角色中。所以她飛快地隨意抱抱孩子,便走進臥室換衣服,說道:「媽媽馬上回來。」
這個簡短地連結又分離的舉動,無法讓孩子得到滿足,所以他哭了起來,希望媽媽抱他。媽媽想拖延孩子的需要,等換完衣服後再去照顧他。結果孩子變得急躁,哭得更大聲,躺在地上踢著牆壁。
這個舉動惹惱了疲憊的媽媽,她不想聽到猛力踹牆的聲音,也不想清洗牆壁上的鞋漬。她覺得孩子不可理喻,太過分了,於是嚴厲地說,「除非你馬上停止,否則我不會陪你玩!」
孩子聽到媽媽對他發脾氣,感受到更強烈的分離感,變得更加急躁,朝媽媽揮舞拳頭。
● 母親的想法:現在媽媽不打算給孩子任何正面的關注,因為在她心目中,孩子的行為是錯的,她不想縱容這種「惡行」。
● 孩子真實的念頭:和媽媽分離一整天後,孩子釋放出重新連結的訊息,但是媽媽心有旁騖而沒接收到,孩子因不被媽媽理解而感到挫敗。但是他仍繼續尋求獲得連結的辦法,即使是透過消極的哭鬧方式。
正確的溝通與處理態度
如果這位母親能理解孩子最初發出的訊息,就會坐在沙發上抱起孩子和他說說話或為孩子念一會兒書,再去換衣服。經過短暫離別後,和父母重新連結對孩子來說很重要,如果父母知道這一點,就會用務實的預期心態面對,避免為孩子及自己帶來不必要的挫敗。
權變溝通可能會帶給這位母親不同的選擇,亦即積極地滿足孩子的溝通需求,改善親子互動,而且由於雙方感受到他們的心連在一起,很可能會改善他們晚上的相處狀況。如果孩子感到不被人理解,小事都有可能變成大問題。
媽媽積極地滿足孩子的溝通需求,可能會改善相處狀況;如果孩子感到不被人理解,小事都有可能變成大問題。
孩子為什麼缺乏安全感?
讓我們來看一個場景。一個嬰兒的尿布濕了,哭了起來。在理想情況下,父母聽到哭聲後,會在合理的時間內弄清楚小寶寶發出不快樂訊號的原因,然後透過幫孩子換尿布給予回應。
小寶寶在過程中的感受是:
(1)因為尿布濕了而感到不適,用哭喊發出訊號;
(2)父母幫他換尿布,他感覺受到撫慰;
(3)他的自我意識在與父母的連貫順暢溝通中獲得改變。
人際之間的權變溝通就是透過這種方式產生內在的連貫性。但如果父母沒有感受到或不了解小寶寶的訊號,就可能做出不恰當的反應。比如,父母可能會和孩子玩、給孩子食物,逗孩子開心或者是搖著孩子、哄他入睡。這時,小寶寶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