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跟一個人解釋某個問題,你明明已經講得完美無瑕細緻入微,連傻子都能聽懂,但對方偏偏就聽不懂。「我完全不是這個意思,他怎麼能那麼想?」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歷——發生一件事情後,你明明很清楚問題出在哪,但負責人偏偏要拚命跟你解釋。你越跟他說「不用解釋了我不想聽」,對方越著急「你聽我解釋,不是你想像的那樣!」
美國小說家大衛·福斯特·華萊士(David Foster Wallace)曾造出一個詞「Ambiguphobia(非解釋清楚不可)」,剛好用來形容上述兩個場景中出現的情況。
這是溝通中的常見現象:一方越不想聽,另一方越容易出現「非解釋不可」的衝動。而事實也證明,這種「解釋」多數情況下都可能是無效的,甚至導致結果更加惡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於當我們在解釋時,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為何解釋」。
當「非解釋不可」的情況發生,解釋者往往會拼命努力告訴對方「我到底是怎麼想的」、「真實的情況是什麼」,以及苦思冥想「我要怎麼講他們才能夠明白?」
此時解釋者往往沒有意識到,自己真正關注的,也許已經不再是「解釋的內容」。
拼命解釋的人,到底想得到什麼?
Adler和Proctor在《溝通的藝術》一書中提到,溝通分為「內容向度」和「關係向度」兩方面。當我們帶著「非解釋不可」的心情拼命解釋,我們在乎的便不再是「我到底說了什麼內容」,而是「我說的這段話將會怎麼影響到這段關係」。
比如下面這5種「關係問題」,就是觸發「非解釋清楚不可」的常見心理:
特別希望別人喜歡自己
當我們剛剛開始和一個人接觸時,我們特別希望對方可以喜歡上自己,但與此同時又非常擔心不被對方搭理,此時如果不小心做了什麼不合時宜的事情,一種強烈的「非解釋不可」的心情就會突然間湧上來。
其實,每個人都是多面的,當我們在溝通時,會下意識的針對不同的人展示不同面的自己,這在心理學中被稱為「認同管理」。當我們想要快速獲取對方的認可,就會更多的採用解釋的方式來把自己塑造成「希望對方看到的模樣」。
一旦認同管理失敗,我們就會很容易陷入到「非解釋不可」的心情中。
想逃避對方「命中要害」的批評
當我們被別人批評,尤其遭到自己內心承認、但情感上一時間無法接受、不敢面對的「命中要害的批評」時,出於維護面子的需要,我們往往會切換到「防備」的狀態,而解釋就是成為防備的最好方式。
有時我們會採用「合理化」的方式,為那些自己並不能夠接受的信息找到另外一種解釋,譬如「我真的很想幫你搶票,但我實在是太忙了」。或者我們會採用「退行」的方式,用「不行」來代替「不要」——「真的是因為我不會做,我完全不知道從何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