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末,總會聽到一些相似的聲音:「真不想回家,回家又要看父母打架」,「我在家待不到三天,爸媽就煩了」,「不回家的時候想家,回到家裡就想趕緊離開家」。家原本是一個情感的歸屬地,為什麼有時候會在孩子的內心,引起這麼強烈的衝突體驗呢?在過去的幾年,曾有不只一個人跟我說過:「我知道我的父母是愛我的,只是他們愛的方式,讓我感覺受傷很深。」
我的一個朋友曾跟我談到過他的父母,那是一對有著高學歷高收入的老人家。可是,老兩口的日子過得很清苦,這倒也可以理解,因為他們都是從苦日子裡走過來的人,他們的內心,都無法抹去對於貧窮的恐懼。正是因為他們對貧窮充滿了恐懼,所以錢在他們的內心佔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重要到在他們內心,錢代表著安全、也代表著愛,於是很多時候,給孩子錢也就代替了情感的表達。
老兩口省吃儉用的初衷,是為了多留一些錢給兒女。但當他們這樣做的時候,也會不由自主地表達希望這些給予能被兒女看到,希望兒女能夠明白他們為了兒女願意犧牲自己的一切。因此,他的家庭中常常會上演這樣的一幕:爺爺常常會對著孫子說「你想要什麼,我給你買,等你不用了,再給我,我接著用。」;或是朋友家裡添置了什麼新東西,老母親就會說「你們家好東西真多,我用的xxx都已經好幾十年了。」
這樣的情況發生多了,朋友漸漸感覺到了不對頭:看看父母清苦的生活,聽聽老父親一次次的承諾,再看看父母渴望被肯定的眼神,朋友明顯感覺心裡升騰起濃濃的內疚。循著內疚去感受,他一下子明白了這裡面到底在發生什麼。
於是他說:「爸、媽,我寧願你們能夠把這些錢多花一些在你們自己身上,寧願你們把所有的錢都給自己花了,我更願意看到你生活得滿足,那樣我也會很快樂,這比你們過著苦日子卻把錢留給我和孩子讓我輕鬆得多」。
老父親對此有些不滿:「我給你們錢,反倒讓你們不輕鬆了?」
朋友說:「是的,我的壓力很大,我也希望能有很多很多錢,可是當你們每次一邊告訴我你們生活得有多麼清苦,一邊又告訴我打算給我很多錢的時候,我就覺得自己相當十惡不赦,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吸血鬼在榨乾父母,可其實我的收入比你們高得多,我完全可以養活自己的家庭,我真的不想因為從你們這裡拿走太多的錢而讓自己天天生活在內疚裡。」
一場家庭風波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朋友說「我寧願讓自己被父母罵不孝,也不想再天天感覺欠父母太多了」。朋友是臨床心理諮詢師,以他對人際關係、對情感的敏感捕捉,他能很快理解到人際關係中正在發生的隱密運作;但是對於完全沒有相關經驗的人來說,要去弄明白發生什麼事,可就沒那麼容易了。那麼,父母與他之間,到底暗中運作著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