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講話真是讓人接不下去耶…」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常因談話不有趣而成為眾人眼中的「句點王」呢?此時,你需要的是好的說故事能力!好的說故事能力能幫助編排談話內容,讓對話瞬間變得充實又精彩。以下就從TED大師與世界演講冠軍的四個小撇步,一起來學習如何「設計」出一個好故事,擺脫總是被句點的囧況。
1. 不要急著表現自己的想法,想想聽眾的需求和興趣
會被句點的情境,通常是因為自己的發言與他人先前的發言沒有直接相關,或者是他人對你的發言並不感興趣。因此,在發言前,應先思考聽眾想聽什麼、知道什麼,並且針對主題發表自己的看法,才能避免讓人「無言」。
大多數的談話都具有一個特殊的目的,稱作「核心訊息」,也反映著說故事者希望其他人所知、所感覺,或所做的目標。將重心轉到聽眾身上,談談他們可能想知道的訊息,而非「我想說什麼」,才能讓自己的發言受到回應。
思考完聽眾想知道什麼後,也能回頭思考:我擅長的是什麼?每個人的經歷及背景都可能影響發言的感染力,發表符合自己經歷的言論,更能吸引注意力!
「我對抗過白人主宰的政治,也對抗過黑人主宰的政治。我一直珍惜民主自由社會的理想,期望所有人和諧生活在一起,擁有同樣的機會。」1964年,長期為種族歧視奮鬥的尼爾森・曼德拉(Nelson Mandela),利用他在這方面廣博的知識及豐富經歷,發表了感人肺腑的談話。但試想,如果換成蘋果前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發表同樣的言論,也能達到一樣的效果嗎?他一生並沒有表現過對這個題目的關心,這樣的演講也就顯得不合理,對吧?由此便可知道,發表符合自身經歷的言論也非常重要。
2. 以震撼言論或自己的故事開場,一開始就抓住眾人注意力
以鼓吹兒童飲食營養為使命的英國名廚傑米‧奧利佛(JAMIE OLIVER)在2010的TED演講中,一開始就以極為聳動的訊息開場:「很遺憾,在接下來我和各位聊的18分鐘裡,就有四個美國人會因他們所吃的食物死亡。」
這類震撼人心的開場能夠快速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也能幫助更專心聽講,畢竟大家都關心──「那我會不會也像他們一樣?」人有四種基本的需求:身體健康、愛與歸屬、慾望和自利,以及對未來的希望。傑米在一開始就直言生死,會讓觀眾更想了解究竟發生什麼事,自己又該如何保住性命,成功達成這段演講的目的。
世界演講冠軍維卡斯・金格蘭(Vikas Jhingran)則是透過分享自己求學的經驗,與聽眾建立直接的連結。他說:「我的雙手發抖、喉嚨發乾。我手上拿著一封會徹底改變人生的信,到底會變好還是變壞?答案就在裡面。」藉由情境的描述,他把所有聽眾都變成當時的自己,分享緊張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