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有多少人是為了窺探街頭藝人的收入而點進來呢?但對他們來說,「能賺多少」涵蓋的不只是錢,更多的是觀眾們能給予的肯定。謹以此篇專訪向所有默默努力的街頭藝人們致敬。
揹著吉他,在街頭聲嘶力竭地唱著,不管駐足的人多或少,他只專注著唱出自己的靈魂,他是野人李威慶。
在2013年洪仲丘事件爆發時,他以一首《在你死了以後》爆紅,但他卻沒有沉浸在這從天而降的名氣中,反而持續以街頭演唱,試圖拼博出自己的路。
「音樂是我生命的一部份,我無法為了其他出路割捨它」
問起他為什麼選擇街頭表演,而不是更傳統的選秀途徑,野人笑著說其實他有搭上台灣選秀節目的風潮,還跟蕭敬騰一起試鏡過,只是可惜總是缺少了點面對攝影棚的勇氣。連他自己也覺得奇怪,即使在學運時面對五十萬人他都不膽怯,甚至覺得很亢奮,卻總是無法克服站在攝影棚內的恐懼。
雖然連遭幾次挫敗,野人卻從來沒有放棄音樂,反而選擇以崎嶇難行的街頭當作出發點。第一張專輯發行就選擇環島巡迴,騎著機車在各大城市的街頭演出,也考慮在下一張專輯中加入街頭錄音的元素。
他坦言,街頭表演並不是一項穩定的收入來源,為了生存,他早年當過搬家工人、做過早餐店、擺過攤子,直到現在他還是得兼課、接配樂案子,但對早已下定決心的他,這些困難都是成長的養分。
街頭演唱,「要知道自己要什麼」
談起街頭表演,野人認為最重要的是「你想要什麼?」。
「你可以用各式各樣的數字來衡量一場街頭演出的成敗:小費箱的收入、圍觀的人群、粉絲團的增長…殘酷的是,多數觀眾會停下腳步多是因為眼睛而不是耳朵、是因為流行而不是因為原創。為了能留住觀眾群,演唱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幾乎是每個街頭藝人不可避免的。」
即便如此,野人還是倔強的唱著自己的歌。「我還是要唱自己的創作,即使很難留住路過的群眾,但也因此更能遇見真正喜歡我的人。」
問到這些來來去去的觀眾中什麼族群比較喜歡他的歌,他也分析,「通常是學生族群接受度比較高,或許是因為他們還保有著夢想吧!」
想寫出讓所有人的生命都能有所共鳴的歌
比起錄製獨立音樂專輯揹上的數十萬負債,野人更關心他的歌能夠讓多少人感動。他坦承,上一張專輯創作內容比較「小我」,比較像是抒發個人胸臆,「總覺得還不夠強大到給聽歌的人更多力量!」
他期許自己未來能像約翰藍儂、巴布狄倫一樣代表著某種時代意象,讓自己的歌「觸碰生命本質」,而不再只是某個唱歌很好聽的街頭藝人。
野人小檔案
‧街頭演出資歷:3年未滿
‧街頭藝人最需要具備的特質:敢
‧街頭演唱平均一天收入與工作時數:$3000/3小時(但每天花的時間跟獲得收入的落差很大,最大可以到10倍左右)
還想知道那些工作的內容?快來提問,讓學長姐告訴你!
《學長姐說》也十分歡迎讀者來信提供經驗分享,意者請將基本資料及文章寄至 service@stormmediagroup.com